對中國儲戶來說,3月9日是一個值得高興的日子:自2010年初以來,實際利率首次為正。而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高通脹與低利率并行意味著中國儲戶的存款收益實際為負。
國家統計局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3.2%。由于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為3.5%,這意味著實際利率轉正,儲戶的存款終于可以獲得少量收益。
實際利率轉正實際上是在鼓勵儲戶將存款留在銀行。由于市場預計通脹率將繼續下降,如果中國央行能將存款利率維持在目前的水平,那么儲戶的實際收益將繼續上升,這可能帶來深遠的影響。
如果家庭在實現儲蓄目標的同時又不必把太多的現金存進銀行,那么用于消費的資金就能增加,這能幫助中央政府實現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占比的長期目標。
如果儲戶既能戰勝通脹,又不用擠入樓市,那么這也會對房地產市場構成重大影響。在截至今年1月的此前12個月中,平均房價漲幅僅為0.7%。而如果你在2011年1月開設了一年期存款賬戶,那么一年后的存款收益率為2.75%,同時還省去了同房地產經紀人和抵押貸款經紀人打交道的麻煩,也無需支付相關費用。
上周五發布的數據還顯示,今年頭兩個月國內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0.9%,這反映投機者退出了樓市。如果政府繼續控制物價水平,同時銀行存款收益能繼續上升,那么樓市投機者或許再也不會回到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