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重慶啤酒乙肝疫苗事件爆發,股票復牌后連續9個跌停,公司大股東與投資者劍拔弩張。重慶啤酒信息披露到底有沒有問題,引發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上周六(3月10日),作為監管者,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歐陽澤華對此作出回應和反思。 歐陽澤華表示,重慶啤酒事件發生后,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重點關注重慶啤酒的信息披露合規與否,并對重慶啤酒過去幾年的信息披露都進行了梳理。“總體而言,從形式上來看,重慶啤酒的各項信息,都按要求進行了披露,但在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方面,是否給出了一個權威的答復還存在疑問。” 他說,從監管來說,證監會更加關注重慶啤酒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問題。很多機構投資者重金投資重慶啤酒,也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在使用信息披露方面、在信息挖掘深度方面更有提升的空間,也提醒證監會下一步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差異性、有效性監管方面加大力度。 在歐陽澤華看來,重慶啤酒也給正在修訂的年報信息披露規則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幾十頁厚厚的上市公司年報到底給誰看?中小散戶可能認為這樣的年報過于復雜,而機構投資者卻抱怨披露的信息不夠充分。” 針對這樣的矛盾,歐陽澤華說,要加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要讓普通小散戶看得懂披露的信息,也能讓機構投資者看個明白。“我們也在考慮,是否推出一個簡版和一個詳版。對于中小投資者,因為他就需要那幾個重要指標,就給一個簡版,而對于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還要增加披露內容。” “同時,重慶啤酒事件也反映出不同行業的信息披露內容存在差異性。”對此,歐陽澤華提出,加強行業信息披露的差異性,可以從創業板先入手。 “能不能從創業板起步,在信披的差異化上往前走一步。創業板已經有了很多細分行業,一些行業很多人都看不懂,能不能把這些細分行業的特點通過行業性的信息披露指引,加以細分,而不是泛泛地說,從而讓投資者看得更明白!” 此外,歐陽澤華還回應了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有關問題。他說,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同的行業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要對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謹慎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