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晦澀的養老金制度改革問題,不僅引發“兩會”代表和委員熱議,也牽引著網民的視線。“破除養老金雙軌制”、“養老金如何保值增值”和“是否需實行彈性退休制度”等三大話題成為網民關注的焦點。
荊楚網網友“宋九成”——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不宜一拖再拖,而應“一步到位”基本已成共識,國家應組織智囊團盡快制定方案,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金法規,讓這個呼吁了很長時間的不公問題盡快解決,讓這個一直困擾企業退休工人的民生問題有個著落,讓這個一直懸在空中的靴子盡快落地,讓幾千萬企業退休工人真正老有所養,心情舒暢的歡度晚年。(3月7日)
認證資料為“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的新浪微博用戶“董登新”—— 有人指出:養老金雙軌制不公,企業職工養老金只有公務員的1/3。筆者認為,差異難消。其實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即便并入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體系,最終結果仍是行政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高于企業職工。因為改革后,企業職工養老金將由社保加企業年金構成;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則由社保加職業年金構成。(3月4日09:09)
認證資料為“獨立財經觀察家”的新浪微博用戶“侯寧”—— 第一,運作養老金增值是國際慣例;第二,股市長線投資價值凸顯;三,激活股市是經濟轉型的必須。(3月8日11:54)
認證資料為“著名行為金融學家、北京浩鴻明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的騰訊微博用戶“陳浩”—— 宗慶后反對養老金入市,但提出讓養老金投資優質壟斷性行業。但是,央企都是上市公司了,要想投資,除非是財政劃撥,剩下的通道就是到股市去買。在股市內買央企或者在股市外買央企,區別不大。如果養老金買入銀行股20年不賣,老宗說的股市風險并不存在。(3月5日09:06)
資料顯示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的新浪網博主“蘇培科”—— 養老金投資運營和養老金入市炒股是兩個概念,入市炒股我堅決反對,但我支持多元化投資和提高運營能力。目前分散化管理、低效和低收益率的養老金亟待提高運營管理能力,實施全國統籌、加強監管和透明化運作迫在眉睫!(3月8日11:54)
新浪網博主“皓月q楠”—— 什么年齡退休,要看是否還具有相應的勞動能力,還能否從社會獲取相應的報酬,而不是因為錢不夠了,所以要延遲大家的退休年齡,這是什么道理?(3月8日)
認證資料為“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的騰訊微博用戶“金蔚”—— 男女退休年齡不一的規定的提出是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現階段青年人就業難,我不贊成以行政職務來劃分女性的退休年齡;但贊同享有高級職稱的專業女性首先實施彈性退休制度。(3月7日23:32)
認證資料為“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的新浪微博用戶“董登新”—— 中國養老金儲備嚴重不足,我們的基本對策主要有三個:其一,推遲退休年齡,實行彈性退休制度,減輕年輕人的社會養老負擔;其二,大力發展私人養老金(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以防社保獨木不支;其三,嘗試養老金“入市”保值增值,當然,還可以讓社保基金購買高息特別國債,給財政提供長期資金支持。(3月3日11:42) 尤其是現在和將來將農民退休納入社保后,中國養老金儲備不足的問題將會進一步突出、放大。因此,我們必須及早準備、提前應對。比方,延遲退休年齡的安排,應盡早提交人代會通過,至少要提前10——20年作出有效部署,不能再拖。(3月3日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