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社/法新 |
4月1日起,平井一夫(Kazuo Hirai)將代替霍華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出任索尼(Sony)首席執行官(CEO)一職。 斯金格目前已滿70歲,2005年開始擔任索尼CEO。在此期間,曾經無比輝煌的索尼股價已經下滑過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美國蘋果公司(Apple)的股價卻上漲超過10倍;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的股價也上漲了約一倍。 51歲的平井一夫相對年輕,日語和英語流利,曾經成功將索尼的PS(PlayStation)視頻游戲業務扭虧為盈。這一次,他能否帶領索尼重返輝煌?
臨危受命不輕松
出生于威爾士的斯金格三年前已經開始物色接班人。平井一夫憑借游戲和網絡業務的表現脫穎而出。2011年3月,平井一夫被提升為索尼消費產品和服務業務部門負責人,該部門的營收在索尼總營收中占比大半。從那時起他即被認為是斯金格的繼任者。 索尼公司2月宣布,今年4月1日起,公司副總裁平井一夫將出任索尼公司總裁兼CEO。斯金格將保留公司董事會主席職位。 當被問及掌舵日本最知名的企業之一感覺如何時,平井一夫承認,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想明確表示的是,我幸運地得到了這個機會,我將會給公司留下精彩的一筆,并對公司結構進行變革。” 平井一夫表示,他將打造一支新的經營團隊,將在經營戰略方面推行4大改革,即強化游戲機和移動通訊為主的核心業務、重塑虧損嚴重的電視制造業務、改革公司業務結構、加快技術革新。 平井一夫說:“這次被任命為索尼公司的社長兼CEO,我深感責任重大。我覺得應該重新認識到,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積聚索尼的所有力量,打破面臨的嚴峻局面,同時面向未來,實現新的發展。” 平井一夫掌舵后還將采取的一些其他措施包括,4月1日起將恢復首席戰略官(chief strategy officer)一職,來處理并購事宜。索尼2005年起撤銷了該職位。 索尼可以說曾經憑借隨身聽(Walkman)和PS等產品有著享譽全球的輝煌。索尼曾引領日本二戰后經濟復蘇,不僅精于電子產品生產,更涉足電影娛樂業。但最近十年,索尼“巨無霸”般的組織結構可使顯現出決策緩慢的弊病,因而失去了引領現代科技及流行文化潮流的地位。 在與韓國、美國等國強敵的競爭中,索尼如今面臨重重挫折。近年來,智能手機的普及不斷沖擊索尼的游戲產品業務,電視業務已經連續8個財年虧損、盜版問題也在威脅其音樂和電影業務。 索尼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受東日本大地震、泰國洪水、日元升值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2011年4月至12月,索尼錄得2014億日元(約合26億美元)虧損,銷售額也比上一年度同期下降13%。此外,索尼預計,2011財年(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全年度預計虧損2200億日元(29億美元),將是連續第4年出現虧損。 索尼公布三季度財報后不久,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公司(Standard and Poor's)2月8日下調了索尼的信用評級至BBB+。標普稱,調降其評級的原因包括營收下滑、產品需求下降和競爭中面臨不利局面等。今年1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也曾將索尼的評級下調了一級,原因是“疲軟和脆弱的盈利狀況”。 標普稱,索尼的長期信用評級展望為“負面”,因為索尼的電子業務不大可能實現強勁復蘇。標普還表示,如果在未來的6至12個月內,索尼的收入狀況得不到實質性的改善,還可能會進一步下調其評級。 索尼在全球市場正面臨巨大壓力。在產品創新方面,蘋果和三星等公司憑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產品已經將索尼甩在身后;而在傳統的電視業務方面,來自韓國廠商和中國新興企業的激烈競爭,也使索尼根本不具備價格優勢。 有分析認為,造成這種局面是因為索尼過度注重擴張,而非企業盈利狀況。盡管競爭十分激烈,索尼仍然不斷擴大其全球市場份額,致使其產品的價格大幅跳水,同時成本結構不合理而導致成本與海外競爭對手相比居高不下。索尼的平板電視和手機等產品所面臨的巨大壓力難以很快消散。
再展娛樂業務才能
平井一夫已從業28年,在索尼長期擔綱游戲和音樂部門。平井一夫大學主修文科,1984年于國際基督教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學位,畢業后即加入索尼,任職于索尼唱片;1999年被任命為索尼美國游戲部門總裁。由于他從小與任職于銀行的父親奔波美國及日本兩地,并先后在日本和美國工作,平井一夫能夠講流利的英語,并可以說是具有全球化視野。 平井一夫精通IT技術,重視內容創建并具有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才能。他在索尼PS視頻游戲部門時得以揚名。這個部門曾經是索尼主要的利潤來源。但是在平井一夫接手時,這個部門已經連續4年虧損。 2009年Sony再度推出PS 3輕薄版,并將售價大幅降低1/4,銷售量因此大增。在2010至2011財年,平井一夫已經使PS部門扭虧為盈。 不少分析認為,平井一夫之所以備受索尼重用,原因之一是他一直十分重視將娛樂內容與一系列硬件產品平臺相聯系,如游戲控制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平井一夫掌舵索尼后,將逐步展現這方面的才華。 有分析指出,索尼曾經的輝煌大多得益于單機產品。最近十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在聯網式平臺的興起方面,索尼產品未能緊跟潮流,因此一蹶不振。索尼或許將建立一個龐大的娛樂網絡,并設法將其所有產品與此相連,使設備和內容均得到更大的推廣。 索尼還已經意識到智能手機對其娛樂業務產生的巨大沖擊,對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正在加快進行,并努力追趕領先不少的蘋果和三星。 去年10月,索尼宣布將收購愛立信在索愛持有的全部股份,索愛將由此將成為索尼的全資子公司。索愛原本是由日本索尼公司和瑞典愛立信公司合資創建的企業,雙方各占一半股份。 據外媒報道,索尼正在計劃推出用“索尼”品牌命名的手機。平井一夫表示,索尼的手機品牌將大大加強索尼在媒體領域的實力,包括索尼音樂以及游戲等業務。 對于平井一夫而言,所有計劃中的策略能否奏效,值得期待。但索尼存在結構性問題,要想重回健康發展的軌道,絕非短期內可以實現的事情。 平井一夫身材高瘦,須發已經斑白。據媒體報道,他育有兩名子女,均住在美國加州。他愛好騎自行車,收集相機、手表、鐵路模型和望遠鏡。
重振電視業務
電視業競爭日益激烈且盈利空間不斷縮減,同時消費者似乎也愈加不愿意在這種產品上花費大量的金錢,索尼和其他電視制造商一樣遭受著電視業務的巨額虧損。索尼的電視業務已經連續8年虧損。標普下調索尼評級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擔憂其電視部門的虧損狀況仍將持續。 2009年出任索尼公司總裁的斯金格承認,自己任期內索尼的電視機業務出現連年虧損,他對此負有責任。但他同時強調,電視機制造業低迷是目前日本家電企業的普遍問題。 平井一夫表示,電視是家庭中主要娛樂載體,也是聯系索尼與用戶的重要紐帶,他上任后不會輕易放棄或削減電視業務,將設法改變虧損局面,加強索尼電視的競爭力。他認為,到2014年,索尼電視業務仍將重新開始盈利。 他表示:“我認為電視業務對索尼來說十分重要,是索尼產品種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視是大多數人在家中享受所有視覺內容的設備,也是享用音頻內容的渠道。很難想象沒有電視產品的索尼會是什么樣子。電視實際上是各種娛樂體驗的中心。” 平井一夫目前尚未給出如何重振電視業務的具體計劃,但是他表示將采取的措施包括削減成本,并制造“消費者喜歡的電視”。 “我們必須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平井一夫表示。 日本企業一直傾向于避免通過大規模裁員削減成本。確實希望削減冗余部門的公司更傾向于采用人員自然離職的方式,而非刻意進行大裁員。但巨虧壓力之下,索尼或將打破傳統。 野村證券分析師Shiro Mikoshiba表示:“如果索尼在電視機市場份額繼續縮小,那么該公司將被迫進行裁員。員工工資當前已成為索尼固定支出的一項負擔。” “單一的削減成本并不能改變整個局面,”平井一夫表示,“我們必須推出能夠受到用戶青睞的產品。” 據外媒報道,索尼目前已經研發了一款節能型55英寸LED面板。平井一夫表示索尼將會就是否以及何時大批量生產這種電視作出決定,這種電視與索尼目前的LCD面板區別很大,很適合生產大尺寸的電視。 作為電視業務重組的一部分,索尼已經于去年底退出了與韓國三星電子組建的LCD面板公司。平井一夫表示同時進行的還有其他計劃,但目前尚未透露更多細節。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索尼正在計劃研發新一代電視產品,以增強其電視產品在競爭中的優勢,挽救持續虧損的電視業務。有分析指出,索尼很可能會研發一種超薄的有機電激發光(organic EL)電視,以高分辨率和低能耗制勝。這將幫助索尼與韓國對手競爭。韓國廠商目前已經成功研發出55英寸的有機電激發光面板。索尼將會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決定推出新產品的時機。 但仍有業內人士仍擔心索尼并未找準對策,或許會犯下在電視機業務方面太過冒進的錯誤,并且該領域未來的發展計劃也不夠清晰,將遭遇競爭的激烈程度或許超出其想象。有消息稱,今年蘋果和谷歌或許會相繼推出智能電視,IT企業開始反攻傳統電視機領域,將使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和復雜。
日本家電業的通病
全球排名第三的日本動態半導體內存(DRAM)企業爾必達2月27日向法院提出破產重組申請。爾必達負債4480億日元(55億美元),創下日本制造企業破產規模之最。 爾必達的沒落是日本電子業界近年面臨的嚴峻局勢的縮影。在全球電子產業重組洗牌中,即便有政府和政策馳援,沒有絕對技術優勢、不具備不可替代性的產品隨時有可能陷入價格戰泥沼,日本電視制造業也正是因此沒落。 有了爾必達的前車之鑒,日本一些市場人士開始擔心:索尼、東芝、日立等日本家電企業不久前整合的液晶面板業務會不會重蹈覆轍?他們指出,日本液晶面板產品面臨的結構性挑戰與爾必達的DRAM驚人相似。 除了索尼,2011年日本松下、夏普等家電巨頭紛紛面臨巨虧。2011財年,夏普預計凈虧損38億美元,創下近百年以來最大虧損額;松下預計凈虧損102億美元,將創下日本制造業企業年度虧損新高。東芝、日立等其他廠商也遭遇了虧損或利潤縮減。 2011年“3·11”大地震、泰國洪水等自然災害導致日本家電企業部分生產中斷,經營成本增加,擠壓了利潤空間。此外,日本電器廠商一直十分依賴海外市場需求,但多種原因造成日本電器的海外需求持續縮水。 與此同時,日系家電巨頭越來越難與成本較低的韓國三星電子、LG等對手競爭。2011年日本手機市場手機銷量和2010年相比增加4%,但日本手機生產廠家制造的手機國內銷量反而減少11.1%,智能手機市場逐漸被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等擠占。 有分析指出,日本家電企業業績不佳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在技術創新方面明顯落后于韓國和美國企業,未能推出引領行業潮流的產品,尤其是業務份額較大的電視業務。2011年度統計數據表明,韓國的三星占世界電視市場份額的22.8%,LG占13.9%,索尼僅為11%,松下為8.2%,夏普為7.3%,東芝為5.3%。 對于日本家電企業的未來。有分析認為,目前有兩種“藥方”。一是合并組建世界領跑企業,解決日本大型電器廠商數量過多,內耗太大,不能一致對外的問題。二是革新產業結構,集中力量發展主要業務優勢。 日立、三菱電機、東芝集中力量進行社會基礎設施的生產,富士通專注于IT服務業。松下公司目前也在調整,把鋰電池生產作為主要業務。 有媒體報道稱,索尼公司準備在醫療器械領域一顯身手,或許將與奧林巴斯合作。平井一夫表示,索尼計劃利用其影像感應技術涉足醫療設備行業,該行業有潛力成為索尼主要獲利來源之一。 有分析指出,根據現實,及早轉向不失為一種選擇,但船大難掉頭,對大型企業來說,每次轉向都會伴隨巨大陣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