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的貸款利率,即使全國房價平均下降20%,中等收入群眾也很難得到好處,支出的成本反而會更高。”一見面,全國政協委員王健林就給《經濟參考報》記者算起了細賬。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1年全國平均房價為每平方米5380元。“按全國新建商品房套均100平方米計算,全國房價平均降20%,戶均可節省購房開支約10.7萬元。”王健林說。 中等收入群眾買房普遍需要貸款支持,而因房地產調控,各家銀行取消了此前首套房貸款利率7折的優惠,甚至實行利率上浮。即使現在政策微調,也只是基準利率貸款。 “相比調控前,現在首次購買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按基準利率貸款8成,平均貸款10年,比7折優惠貸款多支出利息約10萬元,完全抵消了房價下降20%的好處。”身為大連萬達集團的董事長,王健林投資了很多房地產項目,對購房成本的一加一減了然于胸。 他進而計算到:“如果平均貸款15年,利息多支出13萬元,相比調控前,反而負擔加重。” 本輪房地產調控已進行兩年,在各級政府使出限購限貸等行政手段的殺手锏后,全國大中城市房價不僅停止上漲,還多月環比下降,房地產行業的投資增幅也大幅下降,調控達到一定目的。 “本輪調控還有一個新特點,就是保障房建設被提到空前高度,低收入群眾的住房難問題得到緩解。但相比之下,中等收入者群體更大,住房問題卻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王健林說。 他分析說,“十二五”規劃提出五年內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可幫助解決半數以上低收入群眾的居住困難。同時也意味著,占城市人口更大比例的中等收入群眾想擁有自己的住房,只能通過商品房市場圓夢。 王健林認為,國家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主要目的是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對合理購房需求則給予保護支持,這一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十分明確。 “中等收入群眾的首次置業和改善居住需求是中國房地產市場需求的主體,各地限購限貸政策實施后,首次置業人群占比大幅上升,北京去年首次購房人數超過購房總人數的九成。” 王健林說,因此保護首次置業者的合理需求,也可以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避免大起大落。 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及時調整目前的信貸政策,對購買首套房和首次改善住房的群眾,重新恢復房貸利率七折優惠。這樣房地產調控才能惠及所有中等、中低和低收入群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