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業科技委副主任馮培德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興奮地告訴記者:“可以預見,隨著低空空域的開放,中國汽車市場繁榮的今天將是中國通用航空市場發展的明天。”
馮培德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對通用航空有著巨大的需求。積極推進低空空域開放,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對促進我國航空運輸、航空工業的全面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養全民航空意識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建設航空強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建議加快完善我國通用航空管理法律法規體系,推進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自主創新,避免滿天都是國外通用飛機的局面;合理規劃、集中優勢資源,建設國家級通用航空產業園區,帶動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大力促進我國噴氣公務機發展。
馮培德認為,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潛力巨大。2010年我國通用航空作業飛行小時數僅有13.6萬小時,美國2009年底就達到了2800萬小時以上,主要通用航空大國的通用航空作業飛行小時數都在百萬小時以上,充分服務于短途運輸、行政執法、農林作業、科學考察、空中救援、旅游觀光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受到各種因素制約還遠未得到開發。同時,我國通用飛機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能夠初步滿足通用航空市場的需求。運五系列、運-12系列、農-5系列、小鷹500、海鷗300、A2C等飛機,以及直-8、直-9、直-11系列直升機,構成了我國通用飛機的主力,并且在2010年國內市場占有率首次超過進口通用飛機。公務機方面,長期以來受各種客觀條件限制,目前我國在噴氣公務機領域仍基本處于空白。
馮培德說,隨著我國經濟蓬勃發展,公務航空需求日益顯現,研制先進噴氣公務飛機來滿足市場的時機趨于成熟。“十五”、“十一五”期間,國家統一布局ARJ21新支線項目、C919大型客機項目,標志著中國開始全面進入民用航空產業。噴氣公務機作為我國干支線航空和通用航空運輸體系的重要補充,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國通用航空正處在加快發展的起跑線上,產業體系正在重構之中,為進一步加強通用航空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迫切需要國家制定規劃,明確發展道路,用法律法規鼓勵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自主創新,支持民族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建議一:加快完善我國通用航空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制定滿足通用航空產業需要、適應通用航空產業特點的法律法規。抓緊出臺目前已經在制定或修改的針對通用航空產業的法律法規。制訂專門適用于通航產業的法律法規體系。健全完善通用航空產業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建議二:合理規劃、集中優勢資源,建設國家級通用航空產業園區,帶動全產業鏈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避免布局散亂、國外品牌為主導、浪費資源的現象。堅持以我國航空工業為核心建立國家級通用航空產業園,引導通航項目聚集發展。為國家級通航產業園創造良好的國際合作條件。在國家級通航產業園試點推廣通用航空產業宏觀管理政策。為國家級通航產業園創造良好的航空管理政策環境,協調指導通航政策先行先試。支持國家級通航產業園基礎設施和公共平臺建設。
建議三:大力促進我國噴氣公務機發展。公務航空屬于戰略性產業,是國家航空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現有的干支線航空運輸已很難滿足快速發展對國內及周邊國家的點對點不間歇直飛的需要。發展噴氣公務機有利于軍民協調發展,有利于軍工生產能力的戰略儲備,是實現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重要舉措。發展噴氣公務機是實現我國航空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對我國目前以軍機為主的生產能力具有很好的技術繼承性,可以更加有效利用現有行業資源,滿足航空工業持續發展的需要。發展噴氣公務機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尚未形成的市場壟斷格局,開展更為廣泛、深入的國際合作,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突破發達國家在軍機的嚴密封鎖和干線飛機的行業壟斷,充分發掘其軍民共享性,從而促進軍機研制技術水平的提升和成本降低。
委員簡介:
馮培德,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科技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