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2月11日,福州市區一家歸真堂分店。
自2011年2月上市動向曝光后,歸真堂一直籠罩在神秘色彩當中。這家中藥企業對于外界質疑從無回應,經營業績和股權結構更是鮮為人知。 昨日,歸真堂董事張志鋆針對媒體記者關于公司經營業績、熊膽粉利潤率、投資回報等問題,均以“處于上市靜默期”為由拒絕作答。 不過根據2009年11月15日《泉州日報》刊登的上市輔導公告,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東為邱榮輝、邱海東、邱麗瓊、蔡資團、陳瓊芳、胡連榮、江蘇澄輝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江蘇鑫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養熊之路起點眾說紛紜
歸真堂是福建錢山集團下屬企業,是典型的家族企業。創始人邱淑花任錢山集團總經理,目前經營動物養殖場、熊膽制品、藤制家具等業務。公司重要股東邱榮輝、邱海東分別為其丈夫和兒子。 歸真堂董事長秘書吳亞在提及錢山集團為何從事養熊業時,稱其為“機緣巧合”。 “18年前,有一個員工患上癌癥,找不到合適的治療方式,最后聽老中醫建議,去找熊膽服用,目前為止身體健康。正因為發現了此功效,所以公司萌發了養殖黑熊、引流膽汁、造福人類健康的想法。”吳亞說。 是什么員工,以一場疾病決定了公司未來走向?吳亞以涉及隱私為由沒有透露。 而據此前媒體的報道,邱淑花開始養熊是“為夫治病”。報道中稱,邱淑花的丈夫“得了肝病,需要吃熊膽汁,而商販告訴她養熊不僅能醫治病人,還能賺錢。” 另有報道稱,邱淑花是1993年在瑞麗管理建筑業務時,偶然接觸到云南一個養熊基地,她考察后懂得了熊膽的獨特作用,于是傾盡積蓄,建立養熊基地。 眾說紛紜,錢山集團養熊之路的起點撲朔迷離,但到2010年,其旗下首個上市公司卻呼之欲出。
聲稱要打造“百年品牌”
福建歸真堂成立于2000年12月18日。2004年7月,歸真堂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GMP認證,具備熊膽粉系列產品生產資質后,進入快速發展通道。記者從公司銷售人員處了解到,目前全國各地歸真堂直營店已有上百家。 2006年,歸真堂進行股份制改制,同年5月改制成功,并計劃于2010年、2011年間上市。2010年度,歸真堂納稅額超過1000萬元。 根據福建省環保廳對于歸真堂的環保核查公示資料,歸真堂此番上市主要募投項目包括“年產4000公斤熊膽粉”和“年存欄黑熊1200頭,年繁殖黑熊200頭”。 成功上市后,上述募集資金將投入到記者昨日參觀的“歸真堂黑熊生態養殖基地的遷建項目”當中。這塊基地是歸真堂生物發展公司的生產基地,為歸真堂藥業提供重要原料。 基地從2009年開始建設,目前還屬于在建階段,已經有超過400頭黑熊。而歸真堂的目標是:總規劃3000畝,第一期占地1200畝,計劃養殖黑熊1200頭。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歸真堂稱,上市后將對樹立行業標準有所助益,并稱要把歸真堂打造成為“百年品牌”。本報記者
劉夏
■ 鏈接
● 2010年5月11日 “福建省環保廳對于歸真堂的環保核查公示”在網上公布,歸真堂黑熊相關項目已通過上市前的環保核查程序。 ●
2011年2月14日 亞洲動物基金會發表聲明,“我們認為,一家以活熊取膽為主業的企業,不應獲得上市批準”。 ●
2012年2月1日 中國證監會首次公開IPO審核流程,福建歸真堂藥業有限公司位列待審企業之一。 ●
2012年2月14日 NGO組織它基金聯合72名社會知名人士,向證監會信訪辦遞交吁請信,懇請對歸真堂的上市申請不予批準。 ●
2012年2月18日 歸真堂官網掛出公開邀請函,決定2月22日、24日兩天開放養熊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