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西方國家有關放松貨幣政策的承諾一度令亞洲貨幣受益,不過,隨著亞洲各國決策者采取行動刺激經濟增長,未來數月亞洲貨幣的升值步伐可能放緩。
野村全球外匯研究部門主管Simon
Flint稱,整個亞洲的出口增長即將步入一個持續低迷的階段,亞洲各央行傾向于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而且在出口疲軟情況下接受本幣升值的意愿降低。
經濟增速減緩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可能會制約韓元﹑菲律賓比索和新臺幣等亞洲貨幣的前景。
亞洲匯市周一,受中國周末期間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刺激經濟的消息推動,新加坡元和馬來西亞林吉特等亞洲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走高。此外,圍繞希臘第二輪救助計劃的樂觀情緒也助推了亞洲新興市場貨幣漲勢。
最近幾周亞洲貨幣獲得提振的另一個原因是,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均發出了將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的信號,這將推動資金流入亞洲等高收益率市場。
但這些看漲亞洲貨幣的觀點正被圍繞亞洲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所取代。
在亞洲市場,對歐洲經濟可能陷入衰退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影響的擔憂日益升溫。本月早些時候印尼央行將政策利率下調25個基點,令市場大感意外。
菲律賓財長普利斯馬上周六表示,經濟增長比通脹問題更讓人擔憂,菲律賓可能有進一步降息的空間。
野村的Flint表示,在4月份韓國國會選舉結束后,韓國政府的工作重心將轉向促進經濟增長,屆時韓國央行將設法抑制韓元的升值勢頭,以減輕韓元升值對本國出口業造成的傷害。
但新元是個例外。多數分析師現預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4月份政策會議上將維持貨幣逐步升值的立場不變,這將為新元進一步上漲鋪平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