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外貿的負增長似乎透露出中國經濟的濃濃寒流,狹義貨幣供應量(M1)跌至接近冰點,用電量出現負增長,難道經濟正在加速下降? 1月份進出口兩年來首現雙降,出口同比下降0.5%,進口同比下降15.3%。M1同比增長3.1%,創下歷史新低;廣義貨幣供應量(M2)在2011年12月反彈后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1月同比增長12.4%;新增貸款僅為7381億元,是2008年以來1月同期的最低水平。
春節因素無疑極大地干擾了1月份的外貿和貨幣數據。 2012年春節長假全數落在1月份,而2011年的春節在2月,這意味著與工作天數密切相關的經濟數據在計算1月同比增速時分母變大分子變小,同比增速被大大拉低。 剔除春節因素后,外貿數據并沒有表面上那么難看,而且情況有可能比2011年底還稍好。 市場利率在節后大幅回落并保持平穩,央行不但沒有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反而實行了少量的正回購,這也從側面說明流動性并不像M1、M2反映的那樣緊。
外貿下跌假象
2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進口同比增速驟降至-15.3%,出口同比增速亦回落至-0.5%,分別創下2009年6月、11月以來的新低。貿易順差亦從上月的165.2億美元擴大至272.8億美元。 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春節效應和基數效應所致。剔除這些因素后,出口仍較為強勁,這可能反映出外需增長好于預期。 “實際上,1月的出口情況比2011年11月、12月還是稍強的,”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對本刊記者表示,“出口的下降主要發生在2011年三季度,四季度已經出現轉好跡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可能與美國和德國的經濟比預期要好有關。” 海關總署同時公布的剔除春節因素的季節性調整后數據顯示,1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6.2%、10.3%和1.5%。 我們從歷年春節月份出口下降的程度,也可以看出今年1月份的出口比數據反映的要好。 澳新銀行宏觀分析師周浩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工作日的減少,春節當月的出口都要比上年12月低很多,一般減少的量在20%-30%左右,而今年1月的出口是1500億美元,僅較2011年12月的1700億美元減少了11.77%,相較以往降幅大幅縮小。” 分國別來看,中國對美歐的出口也出現改善。國海證券的研究表明,在經過工作日調整后,中國對美國和日本出口同比增速都比2011年四季度有所回升,這與美國PMI持續回升、失業率回落相對應。 由于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持樂觀態度,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更將中國2012年出口增速預測從之前的零上調至10%,同時將2012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從之前的8%上調至8.5%。 汪濤表示,“近期數據表明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強于預期,并且最近歐元區的形勢進展意味著全球性經濟衰退的風險已經顯著減弱。中國出口表現好于此前預期,并且出口的先行指標也有所改善。” 專家們紛紛看好2012年2月份出口增速的大幅反彈。“遠見杯”中國宏觀經濟月度預測結果顯示,2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均值為22.3%,進口同比增速均值為19%。
貨幣似緊猶松
貨幣和信貸數據也受到春節因素的扭曲,或許我們從市場利率和央行的態度中更能準確的窺視流動性的松緊。 從銀行間利率來看,2012年春節前只有最后一周短暫上升至高位,而2011年春節前則逾半個月處于較高水平。以SHIBOR為例,隔夜、一周和兩周三個期限品種的報價在2011年春節前有近半個月時間處于5%以上,在7%以上亦有5-8個交易日。反觀2012年,三個期限品種的報價處于5%以上僅4-7個交易日,在7%以上只有兩個交易日。 一位四大行的交易員向本刊記者表示,“2012年春節前的資金確實比2011年春節寬裕,而且2012年對節前資金外流有所準備。”央行提前做出了逆回購的承諾,并且連續兩次投放共計3530億元。 節后,由于季節性流動性需求的減弱,銀行間利率大幅回落。“從票據利率和銀信理財產品近期收益率都處于低位來看,實體經濟的流動性正在改善”,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告訴本刊記者,“上周(2月6日至2月10日)票據直貼利率和轉貼利率基本保持穩中有降態勢。票據直貼利率下降0.84%至7.32%,而票據轉貼利率下行0.54%到6.12%。1年期銀信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上升0.16%至5.38%,但仍然處于年后以來較低的位置。” 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在節后處于相對低位,也表明銀行資金并不吃緊。隔夜拆借的SHIBOR報價持續低于3%。一位不愿具名的城商行交易員告訴本刊記者,“不僅僅報價在下降,市場上也出現了寬松的預期,同業市場上各機構大多都在往外放錢,這也是基于未來利率還會繼續下降的判斷。” 四大行的一位交易員告訴本刊記者,目前的市場利率相對較低,這既有資金補充的關系,又有預期方面的原因。在途資金的回流是比較大的因素,估計春節后回流了1萬億元。 反映銀行體系外現金總量的M0,1月份較2011年12月增加了9051億元。早在2011年底,因為春節提前的原因,再加上元旦和圣誕節,M0即開始增加,2011年12月較11月增加了3431億元。據此推算,2012年1月份與2011年12月,現金流出銀行體系合計約12500億元。 “隨著節后現金開始重回銀行系統,銀行的放貸能力會得到一定恢復。”宋宇向記者表示,“因節前大量存款提現限制了部分銀行放貸能力,貸款供應略低于預期的問題會很快得到緩減。” 從過去春節后的情況,可以發現這種資金大量回流銀行系統的狀況。WIND數據顯示,2011年2月和3月M0分別減少10793.7億元和2425.02億元。在此條件下,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即使當時央行連續提高準備金率,各品種利率仍保持低位。 另外,從影響流動性至為關鍵的外匯占款看,流動性應該也在改善。1月貿易順差與1月16日以來離岸人民幣遠期合約(NDF)預示的人民幣升值預期持續上漲,似乎表明外匯占款在1月份將重新回升。此前,外匯占款連續三個月下跌,2011年12月末較11月末減少1003.3億元。 在央票停發的背景下,未經對沖的外匯占款自然會增加貨幣供應量。平安證券預計,1月外匯占款增長可能達2000億元。 央行的政策執行態度也在證明流動性不緊。春節前市場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非常強,但隨著節后市場利率的回落,央行不但沒有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反而實行了正回購操作。所以,對1月份的貨幣數據超跌不用太過分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