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16日在此間指出,盡管吸收外資金額同比出現下降態勢,但中國在該領域的綜合優勢仍然存在。 商務部16日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1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402家,同比下降37.4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9.97億美元,同比下降0.3%。而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連續出現下降。 沈丹陽指出,正如造成1月份外貿下降存在節日因素等特殊情況,吸收外資也存在類似因素。海關統計,2012年1月份,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8%。官方分析,這部分是受1月份元旦和春節長假的假日效應影響。 沈丹陽強調,1月份利用外資“仍然有一些亮點”。比如亞洲地區對中國投資保持增長,幅度達0.77%;美國實際投入外資同比增長了29.05%。
事實上,對于美國對華投資如此大的增幅,沈丹陽解釋說,這其中有具體項目的原因,如美國在上海的迪斯尼項目部分資金的到位。 除此以外,沈丹陽指出的利用外資“亮點”還包括,1月份,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中部增長了54.6%,西部增長了17.83%。 沈丹陽認為,今年中國利用外資仍將面臨較為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國際方面,世界經濟增長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國際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放緩,全球直接投資總量增長乏力。 從國內看,外需疲弱、部分企業融資困難、局部用工矛盾突出、企業經營成本上漲等多重壓力并存,外商直接投資穩規模、調結構的壓力將會加大。 “中國吸收外資仍存在綜合優勢。”沈丹陽指出,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國內消費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法律政策環境的日臻完善,構成了中國吸收外資的長期綜合優勢。此外,“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進程,這將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機遇。 據沈丹陽介紹,2011年,中國美國商會、中國歐盟商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等機構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近兩年有擴大在華投資意愿的企業比例仍舊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