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光伏產業發展受困體制“網關”
    政策“輸血”不止 并網難關重重
    2012-02-10   作者:記者 王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光伏產業發展透視”系列報道之三

      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12年金太陽示范工作的通知》,正式開啟第四期“金太陽”屋頂工程。其中,對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給予7分/瓦的補貼,而這占到屋頂項目投資成本的50%左右。這讓身處“寒冬”的光伏企業感到了一絲暖意。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沿用舊的政策模式來扶持引導新興產業,是光伏產業重走其他產業發展老路的一個重要原因。應結合新能源特性,出臺更多“造血”的產業政策,突破體制“網關”。

      扶持 多政策“輸血”光伏業

      據記者了解,“金太陽”示范工程從2009年7月啟動,其主要是針對終端的光伏補貼計劃,如在工業園區、產業園區、商業區進行集中建設的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利用工礦、商業企業既有建筑等條件分散建設的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等。截至2011年第三期,“金太陽”示范工程已達到600兆瓦的規模。
      而這一工程只是近些年國家“輸血”光伏業的政策之一。早在2009年3月,財政部就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出了促進BIPV和光伏屋頂應用的國家光伏補貼計劃。同年底,國家能源局舉行了甘肅敦煌10MW并網光伏發電項目的特許權招標。這一年可以說是中國光伏市場的轉折年,在這些光伏激勵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中國年度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160MW,超過了截至2008年底的累計安裝總量。
      在2011年下半年中國光伏業遭遇寒冬后,相關扶持政策更是密集出臺。國家發改委提出,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每千瓦時1.15元;國家能源局連續兩次上調光伏“十二五”發電裝機目標,規劃到2015年末達到1500千瓦,而年初設定的目標為500萬千瓦;財政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共同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從4厘/千瓦時調整到8厘/千瓦時,按照這個標準,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征收將超過380億。
      “國家政策的出臺推動我國光伏裝機市場實現了跨越性增長,特別是去年上網電價政策的出臺,直接推動我國去年新增光伏裝機量達到2.5GW左右。”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光伏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江華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他同時指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也都離不開相關扶持政策的推動。作為清潔能源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就開始受到日本、美國及歐洲各國重視,“強制光伏上網電價”、“稅收優惠”、“凈電計量法”、“初裝補貼”等一系列光伏扶持政策相繼出臺,有效地刺激了市場需求,帶動了產業的發展。

      脫節 舊模式“難配”新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政策并未改變中國光伏產業“兩頭在外”的尷尬境地,而且在政策實施的過程中,暴露出舊模式“難配”新能源、政策和市場脫節的問題。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向記者表示,政策出臺對于行業發展起到了利好作用。但目前政府支持更多停留在發電補貼上,而對于明確光伏發電強制性市場份額以及對光伏系統給予貸款、稅收及財政方面的支持尚無明文規定。
      這種單純的輸血式補貼,對于光伏這樣的新興產業來說,是“飲鴆止渴”。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指出,目前國內的補貼政策精確性不夠,“不管是有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都能領到補貼,這種補貼不僅沒有起到最大限度地激發優秀企業的效果,反而成了維持落后生產力的推手。”
      不僅如此,補貼標準和行業技術進步缺乏聯動性。國內雖然逐年在降低補貼幅度,但這種下降的幅度多是人為制定,與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比例并不緊密掛鉤。而且,與產業總量控制聯系也不夠,“沒有從全產業鏈的角度出發,將補貼比例與裝機容量結合起來考量”。
      這些都給產業政策的實施留下了重大漏洞。2011年,與光伏電池快速降價相反,政策提出的是高額補貼,再加上地方的項目核準權限,引發西部數省區爆發性的大規模光伏電站建設熱潮,但因為與光伏中長期規劃和電網建設銜接不力,“大躍進”式搶建的光伏電站最終面臨閑置“窩電”的嚴峻形勢。
      此外,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除了大家熟知的可再生永續利用和清潔外,還具有能量密度低、帶有隨機性和間歇性、尚不能商業化儲存的特性,“根據技術經濟約束條件,宜采用分散式、分布式開發方式,將其就地、就近利用。”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曾撰文稱。
      但事實上,政策引導的結果恰恰與此相反。“當前的國家政策總是集中在某一個點上,永遠不是系統化的思維。”在某光伏企業的張總看來,中國的上網電價政策缺乏相應的細則,例如沒有規定補貼截止日期,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此外,上網電價沒有分區,于是大批發電站被集中建設到光照資源豐富的西部,但其內部無力全部消化,最后又要向東部遠距離輸送。如此之下既浪費了資源,又使得成本大增,進一步降低了經濟競爭力。
      與此同時,作為分布式開發示范的“金太陽”工程,由于機制漏洞,并缺乏相關配套規范,也面臨著“隔靴搔癢”的問題。據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包括若干產業領軍者在內的一些公司已撤出了已獲“金太陽”計劃批準的工程項目,而主要原因就是補貼不足造成項目虧本。
      而對于還要靠“金太陽”運轉的中小企業來說,面對肯定要賠錢的項目,唯有想盡辦法節省成本,甚至是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產生很多無法上網的廢電。
      然而,更大的問題還在于并網難。很多屋頂光伏發電因為無法并網,只能閑置“曬太陽”。而且,本可用380伏電壓直接使用的分布式光電裝置,卻因“供電專營”的規定,被要求原地升壓至10千伏以上入網計價,再降回380伏按銷售價格結算,無端增加了大量輸變電投資。
      地面建設的光伏電站也遭遇了類似的問題。張總告訴記者,他們公司自己運營的電站,有一部分到現在都沒能并到網。而且在并網的過程中,電力方案必須由電網的電力設計院來承擔才可以通過,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并網的成本。
      “并網難主要是體制方面的問題,并網侵犯了電網公司的利益,所以電網公司對于可再生能源并網的積極性不高,甚至阻礙可再生能源并網。”江華坦言。
      李勝茂也提醒,光伏產業的發展應該充分借鑒風電產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現在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比較小,并網難的問題還未凸顯出來,但需要“未雨綢繆”。

      出路 突破體制“網關”謀發展

      “整個光伏產業又在重走其它產業的老路。缺乏科學規劃、市場監管不力、準入機制滯后,這一切導致光伏產業產能迅速膨脹直至過剩,并很快出現很多舊模式的弊端。發展到最后,產業競爭力越來越弱,在國際上叫得響的企業越來越少。”張總感嘆道。
      2011年所遭遇的寒冬,將光伏產業“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問題暴露無遺。2012年,產業發展面臨供需失衡嚴重、企業利潤空間不斷受擠壓、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產業整合不可避免、國外資本入侵的嚴峻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改變舊模式迫在眉睫。
      眾多業內人士認為,只有結合新能源特性,出臺更多“造血式”的產業政策,突破體制“網關”,才能增強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中的競爭力。
      “現階段新能源發展離不開政府補貼,但補貼政策要破除行政因素,體現效率原則,引進競爭機制,這樣才能激發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李勝茂指出,首先要實現總量控制,每年的補貼力度一定要和光伏發展的目標結合起來,而發展目標的制定,又要和電網的消納能力結合起來。更為重要的是,光伏產業的發展一定要把目標放在惠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上去。其次,要像比利時等國的“綠色證書政策”一樣,用光伏發電的補貼設計出一種優勝劣汰的機制,讓有限的資金運用到有真正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上去。
      除此之外,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表示,國家可考慮加大對國內優秀企業的扶持力度(包括貸款、收稅方面),通過樹立標桿企業逐漸帶動行業技術進步,引領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增強中國企業在世界的競爭力。
      而在江華看來,當前我國光伏發電最核心的障礙還是光伏并網難,這有賴于從國家層面上推行電力機制改革,確定獨立的輸、配電價,還原電網企業的輸、配電功能,使壟斷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離,電力調度機構與盈利主體分離,進一步加強政府監管,實現電網的公平開放、公平接入,給可再生能源一個適宜的發展環境。與此同時,智能電網的建設要提速,從技術上加大并網的可能。
      另外,規范行業發展、完善標準體系、推動技術創新、發展配套輔料與設備也是未來待解決的問題。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建議,國家制定出長遠、穩定的產業政策,而這些政策應結合更多的市場機制,有清晰的執行細節和評估程序。例如,設置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以及光伏發電配額制度,從政策和制度上明確國家及地區電力組成中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能源所占比例。

        鏈接:

       “光伏產業發展透視”系列報道之一:上市公司集體深陷多晶硅虧損泥潭

       “光伏產業發展透視”系列報道之二:光伏企業吃補貼過活難以為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光伏企業吃補貼過活難以為繼 2012-02-09
    · 上市公司集體深陷多晶硅虧損泥潭 2012-02-08
    · 光伏產業進入“大浪淘沙”時代 2012-02-02
    · 美決定在對華光伏案追溯征收反補貼稅 2012-02-02
    · 陽光電源:國內光伏市場最大受益者 2012-01-1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国产美女91视频|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2018中文字幕第一页|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m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老鸭|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 202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性另类高清极品|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欧美|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美国omakmanta|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资源官网|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老师和同学xxxx|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爱情岛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嫩草香味在线观看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