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天發布了《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全行業經濟總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總產值年均增長13%左右。到2015年,石化和化學工業總產值增長到14萬億元左右。 根據《規劃》,我國成品油“北油南運”狀況將得到改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三大石化產業區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形成3至4個2000萬噸級煉油及3個200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配合國家油氣戰略通道建設,完善東北、西北、西南石化產業布局。傳統煤化工布局分散狀況得到改善,現代煤化工產業向資源地集中;原料產地化肥比重提高到70%,專用化肥等深加工產品和精細化學品向消費地集中。 《規劃》還提出,石油路線乙烯裝置平均規模由每年54萬噸提高至70萬噸,氮肥、農藥、氯堿、純堿、電石、輪胎等行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全行業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企業從6個增加至10個;烯烴原料多元化率由目前約5%提高至20%,采用先進煤氣化技術的氮肥產能比例由10%提高至30%,低階煤和低品位礦產資源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烯烴國內保障能力保持合理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將重點發展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的化工新材料及中間體、新型專用化學品等高端石化化工產品。具體包括,工程塑料、特種合成橡膠等先進結構材料;以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為代表的非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增強復合材料;電子化學品、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水處理化學品、環保型塑料添加劑等高性能、環境友好、本質安全的新型專用化學品。 《規劃》提出了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包括水耗、能耗、二氧化硫及主要污染物減排的總體目標,煉油、乙烯、合成氨的降耗指標等。 對此,該負責人指出,將從源頭上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等行業發展,淘汰高耗能的黃磷、電石、氮肥、燒堿等行業的落后產能,從嚴布局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的煤化工項目;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節能減排,包括油品質量升級、推廣清潔生產與節能節水工藝等;通過完善管理促進節能減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