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招投標制度是選拔優質建設企業、預防建筑腐敗的一項重要制度。然而,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展,建筑市場上隱藏的一些“熟人圈子”已經織就了一張張嚴密的圍標、串標違規違法網絡,嚴重擾亂了我國招投標市場的健康發展,亟待規范整頓。 “坦誠地講,如果不是窩里反,監管部門一般很難得到有力證據查處圍標串標行為。”青海省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主任朱應龍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因為串標圍標行為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加之缺乏法律認定,監管部門很難從招投標程序上發現問題。 甘肅省某招投標公司負責人李經理也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內各地建筑市場大多都存在一個個“熟人圈子”。這個熟人圈子的成員可能包括招標方、專家評審委員會成員、有資質的投標企業、招投標中介機構等等。在招投標市場形成一種招投標聯盟,實行輪流坐莊。投標人之間事先約定,這次投標由甲企業中標,下次投標由乙公司中標,再次由丙企業中標。 “這個熟人圈子的制約力非常大,如果某一公司單方面違反游戲規則,不配合甚至出賣圈子成員,那么以后將遭到普遍的打壓,很難生存!崩罱浝碚f,面對這種行業潛規則,不少企業都會對此妥協。 2010年,青海省查處的該省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招投標串標圍標案件,就是一起典型的圈內人暗箱操作的招投標違法案件。 2010年,在青海省人民醫院住院綜合樓工程招標過程中,青海省招標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招標代理機構,由該公司項目負責人韓某私下建議建設單位設立總額達1000多萬元的大額履約保證金門檻,與浙江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城建建設集團公司等8家投標企業串謀,由浙江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織這些企業收取多家企業資質參與串標圍標,最后由前者中標后分享好處費。 涉案的人員和企業都長期在青海市場從事建筑工程和招投標事務,據調查早已形成一個固定的利益圈子。朱應龍說,最早得到這起案件的線索,還是因為他們圈內人利益分配不均,內部有人告發才得以使案件水落石出。 “按照現行招標投標法的規定,違法代價確實太小!鼻嗪J∩鐣茖W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永宏說,這起案件中,兩個最主要的涉案企業中,招標代理機構僅被處以20萬元罰款,主要的圍標企業才被處以3萬元罰款和當年考核不合格。這些罰金不僅對于這些公司來講無關痛癢,而且相對于違法一旦成功即可收獲上百萬甚至千萬的利益,成本太小。 對此,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除了加大懲戒力度,進一步建立健全招投標市場的運轉機制,是消滅“熟人圈子”的最佳手段。 招投標市場運作制度亟待創新,以壓縮“熟人圈子”的生存空間。多年從事招投標工作的李經理指出,在招投標的資格預審環節一定要創新,以杜絕業主利用資格預審來限制和排斥潛在投標人或搞假招標的現象。對一般工程項目不需要資格預審的,要允許多一些的符合條件的單位參加投標;對復雜的工程,需要進行資格預審的,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格預審條件。從實際效果看,正式投標的人越多,圍標、串標和收買專家的成本越高,成功的機會就越少,也更加符合公平競爭的原則。 高永宏說,近年來,工程招標領域牽涉的腐敗行為有加劇趨勢,一些干部充當“熟人圈子”的保護傘和領導者,導致圍標串標行為更加錯綜復雜。他建議,在市場監管角度,應實行完全的政企分離,消滅“熟人圈子”背后的利益保護傘。 據了解,在國際上,招標工作基本上是由交易中心等中介機構來完成的,受中央投標委員會和行業協會監督。而我國的招標投標法已明確了招標工作應由業主或業主代理人來完成,但是實際上招標工作的絕大部分工作是由招標投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來完成的,這樣一來,招標辦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職能自然不夠明確。因此,改革的方向應是將招標辦與交易中心徹底實行職能分離,把政府的監督管理職能和市場的服務職能分開。 朱應龍認為,加快建設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可以有效遏制“熟人圈子”的生存發展。他建議在招投標領域建立信用標準和信用信息收集、整理、發布的基本框架,盡快實現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監管平臺,實行失信懲戒制度,用市場經濟手段約束工程建設各方主體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