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昨日(12月30日)分析指出,大家應該對市場有信心。并在回應記者“證監會是否醞釀了救市措施”的提問時說“不存在救市這個概念,市場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他還強調“不確定性永遠存在,我們不要過分強調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 郭樹清是在昨日于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的“2011年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暨中國金融學科發展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 郭樹清在論壇上發表致辭說,中國發展到目前并不容易,GDP、股市規模都達到了世界第二,債市規模列世界第五,“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實體經濟中有一大批優秀企業,沒有這批企業,中國不會有如此強大的經濟實力。而這當中最優秀的企業,相當一部分已經上市了,還有一部分會繼續上市,所以大家應該對市場有信心。” 郭樹清認為,我國面臨的金融問題還很多,最突出的是實體經濟中最需要資金的地方仍很難得到資金。他指出,事實上,我國目前人民幣存款余額近80萬億元,資金總量規模很大,這反映出我國的融資結構存在問題。 “改善融資結構,把更多的儲蓄資源,引導和疏通到急需發展的行業和企業,如三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教育、文化產業等,這對社會經濟發展非常重要。”郭樹清強調。 在同一場合,郭樹清還闡述了對國人治學的看法。他說:“我們中國人學習主要是以繼承為主,科學的批判精神差一點。對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始終應從兩個角度去看:既要看到積極方面,也要看到消極的方面;既要看到有形的手的問題,也要看到無形的手的問題。” 具體到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動蕩、歐美債務危機持續演變等情況上,郭樹清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持續不斷的,在這一過程中,資本主義經濟仍在繼續發展。對于每次發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大家都容易得出極端的結論。但實際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很常見的,我們不要過分強調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永遠存在,沒什么新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