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內國際十大經濟新聞
|
全國21家新聞單位、網絡媒體聯合評出
|
|
2011-12-30 作者:記者 張松/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由經濟參考報主辦,全國21家新聞單位、網絡媒體的總編輯、副總編輯與特邀的經濟學家12月28日聯合評選出2011年國內十大經濟新聞和國際十大經濟新聞。 評選出的國內十大經濟新聞是(按新聞發生時間順序排列): 1、我國多措并舉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 2、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十二五”規劃綱要。 3、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 4、甬溫線發生鐵路動車追尾事故。 5、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6、財政部允許上海浙江廣東深圳自行發債。 7、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全面開工。 8、存款準備金率三年來首次下調,貨幣政策強調預調微調。 9、我國糧食產量連續第八年實現增產。 1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12年總基調為“穩中求進”。 評選出的國際十大經濟新聞是(按新聞發生時間順序排列): 1、G20尋求破解全球經濟失衡之道。 2、日本九級強震引發多重災難。 3、歐債危機深度惡化。 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換帥。 5、美國首次喪失AAA主權信用評級。 6、“占領”活動由華爾街蔓延至歐洲。 7、美聯儲實施“扭轉操作”。 8、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去世。 9、德班氣候大會決議艱難降生。 10、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11年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從國內看,2011年是“十二五”時期開局之年,國民經濟發展總體向好,實現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但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經濟金融等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為篩選出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經濟新聞事件、較為客觀全面地反映世界以及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參加評選的評委們在認真比較、反復推敲備選新聞后,提出修改建議,并投下選票。通過對選票和修改建議的匯總,最終評選出2011年國內十大經濟新聞和國際十大經濟新聞。 參加評選的新聞單位、網絡媒體是(排名不分先后):中國記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參考消息、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經營報、經濟觀察報、環球時報、中華工商時報、財經雜志、財經國家周刊、財新傳媒、新浪、和訊和經濟參考報。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和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樹成為本次評選的專業顧問。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