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 12月26日
部分美國公司將歐債危機視為投資機會
歐洲仍未從債務危機的困境中走出來,但部分美國企業和金融公司已經將目光轉向這片大陸,爭先恐后地為該地區的企業提供貸款,同時不忘搶購歐洲銀行的資產。
近期,該地區資產交易規模呈上升趨勢,因為在各國政府的要求下,許多歐洲銀行正想盡辦法籌集資金和降低公司負債。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休范·斯蒂尼斯的估計,未來18個月內,歐洲金融機構將賣掉總計超過3萬億美元的資產。
英國《金融時報》 12月26日
美國應加大對富人征稅
2011財年,美國聯邦財政收入達到GDP的15%,低于1980年的19%。
在此期間,除醫療和養老金外,公共服務和投資的支出遭到了嚴重擠壓。除安全支出外,各種可酌情決定的計劃,包括教育、能源、環境、道路、培訓、科學等等,都受到了沉重打擊。
要獲得教育、基礎設施、家庭補助和科技所需的資金,美國需要全面提高對個人、公司、遺產、資產凈值和金融交易的征稅,并改善稅收執法,才能使聯邦政府增加相當于GDP的4%左右的財政收入。
法國《回聲報》 12月26日
危機開啟新的個人借貸市場
當銀行削減一些領域信貸尤其是消費信貸之時,法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浮現出了替代的辦法。在法國,一些個人借貸者俱樂部打算彌補銀行在消費信貸領域的退出。這些平臺成本輕微,在風險分析時更具選擇性,以便保證借貸人的收益。比如,法國的“聯合借貸”平臺自2008年危機后,提供在5%至6.5%之間的較高回報率。現在,全世界大概有50多個類似的平臺機構。
法國《費加羅報》 12月26日
高檔不動產未經歷危機
由于國際投資者的青睞,高級公寓和別墅一向銷售良好,而其他領域則放緩。房地產和現代藝術品一樣具有真正的保值地位。盡管有經濟危機,富人的人數還在增長,他們很多都希望讓自己財產多樣化。
根據法國的房地產銷售商的數據,2011年將是創紀錄的一年。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受到經濟局勢影響,中期看,一切向好。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人報》 12月26日
節禮日銷售帶動消費復蘇
澳大利亞零售商們都期盼著強勁的節禮日(Boxing Day)銷售能帶動2012年消費復蘇。澳全國零售商協會預計全國節禮日銷售記錄將達17億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