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興行業,快遞由于“快”,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也因其“新”,行業還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夠完善,因此各類糾紛頻現。在格式合同制訂上,快遞企業和行業協會承擔什么樣的義務、消費者有何權利?在快遞理賠上,商家、快遞公司和消費者的三方責任如何劃分?
市場魚龍混雜 期待動態分級
根據《郵政法》和《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的規定,快遞企業應當公示其服務種類、營業時間、資費標準、快件查詢及損失賠償辦法等情況。然而,當前快遞服務行業門檻低、投資少、見效快;掛靠單位多,進入退出快,經營者魚龍混雜,其中一些資質不完備。部分快遞服務企業未按規定公示或公示制度不規范,收費標準隨業務量大小、旺季淡季隨意調整。
更值得注意的是,快遞員工作不穩定,流動性大,教育培訓跟不上,業務素質不高,而消費者多與派收員打交道,有的根本不知道公司在哪里,手中也只有快遞單。
“需要對快遞行業實行常態化的動態管理、分級管理。”快遞行業專家、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快遞行業可參照賓館的管理模式,對不同星級企業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兩星級公司,絕對不能承擔2萬元貨值的運輸,三星級以上可承擔2萬元以上快遞,并明確公示。不同星級企業按不同標準交足保證金,一旦承攬超星級的業務,就要進行處罰。”
也有專家提出,需切實監督快遞企業加強員工培訓!皩⑴嘤柷闆r作為考核目標,將人員素質作為行業標準!睂<艺J為,關鍵是建立制度,將培訓成效作為快遞企業的“淘汰法則”。
快遞合同修訂 消費者應參與
很多消費者對聯邦快遞公司的“快遞詳情單”印象深刻,因為它背面明示的合同內容,與國內快遞企業的同等單據相比,要豐富、詳細得多。徐勇表示,聯邦快遞在不同國家遵循不同法律規范,出臺了不同的格式合同!靶Ч绾蜗炔徽f,但這種重視格式合同的做法值得國內快遞企業學習!
在目前的快遞業中,通常采用快遞詳情單附帶格式條款,在消費者發送快遞之前簽訂。對快遞詳情單背面的合同條款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邱建國認為,格式合同的修訂,應當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特別要重視消費者的意見。
“對于目前諸多快遞企業發布的格式合同,對于消費者的選擇來講只有兩個,要么簽字,要么就不郵寄。對于合同里面的條款內容,幾乎沒有發言權,條款不能修改!鼻窠▏f。
“不保價的情況下給予運費3倍的賠償,這個3倍是哪來的?”北京律師協會合同法委員會副主任高子程認為,在格式條款的修訂上,快遞行業應該承擔更多責任,既要做到合同內容公平、合理,也要注重程式性,尤其是要盡到向消費者說明和提醒的義務。
也有專家建議,快遞行業應對格式合同進行一次徹底修訂,邀請主管部門、消費者、行業專家等相關人士參與,形成一份各方認可的合同。
修訂權責規定 實現快速理賠
武漢的小王經營著一家小飾品網店,月均快遞量數千件,由此帶來的快遞遺失問題也時常困擾他。就他的網店銷售情況而言,每單快遞商品價值并不高,幾十元錢的居多,要是遇到快遞遺失,他往往選擇放棄索賠,因為一旦選擇索賠,付出的精力遠遠超過這幾十元錢的價值。
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快件遺失、交付拖延等引發的維權艱難、復雜,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根據浙江省義烏市對消費者的調查,遇到與快遞公司發生服務糾紛時,選擇向工商12315或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的僅占1/3,一多半的消費者僅限于與公司客服交涉;選擇向郵政等監管部門投訴的占比僅為7.5%,有3.5%的消費者則干脆選擇不投訴。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次看似簡單的快遞服務,涉及《合同法》、《郵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多部法律。如果消費者與快遞公司發生糾紛,首先可向工商部門反映,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維權。此外,因為快遞公司與消費者簽署的快遞單據主要受《合同法》約束,還可以向法院起訴。
但對很多消費者而言,一旦快遞物品損毀或丟失、內件短少,就要面臨找網店、快遞公司、快遞員等多方面來維權,十分牽扯精力,這也是部分消費者選擇不投訴的原因。
對此,有專家提出,既然交通事故都有快速處理辦法,對一些權責清晰的快遞糾紛,或者也可以考慮出臺快速理賠辦法。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修訂、細化相關法律,為消費者維權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