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近日出席第一屆信用增進行業高端論壇時透露,國務院近期已批準央行作為信用評級行業的主管部門。分析稱,中國信用評級行業多頭監管的格局將終結。 媒體報道稱,多頭管理為國內信用評級機構開展業務設置了諸多障礙。比如,企業債評級業務的主管部門是發改委,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評級業務的主管部門是央行,公司債、基金等評級的主管部門是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也分別對銀行和保險公司可投資債券的評級機構發放牌照。
劉士余表示,當前要促進信用增進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做好幾方面工作: 第一,信用增進行業作為新興事物,其理論體系還不夠成熟,要加強對信用增進行業的理論研究; 第二,需要有關方面不斷完善立法,行業自律組織也應從自律管理的角度多發揮作用,監管制度的安排也需要尊重市場、重視創新; 第三,各市場主體要從各地區、各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研究和創新相關產品。各相關市場機構都應共同參與研究,努力向市場推出好的信用增進產品; 第四,信用增進行業的發展要服務于經濟發展大局,這個大局就是科學發展和結構調整。行業的發展要立足于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如何讓市場的發展更好地符合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等科學發展的大政方針,這是擺在信用增進行業前面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