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強勢及歐債危機打壓全球市場,國內期市難以幸免。周四,國內期市分化,工業品全線下跌,滬銅、滬金、滬膠跌幅超過4%;大豆,玉米,鄭糖等則堅挺,小幅上漲。 自美指突破80關口后,歐元兌美元再跌,意大利、法國、英國股市大跌,美國道瓊斯指數也跌幅超過1%。原油和黃金期貨周三跌幅分別達到5.2%和4.6%,黃金創7月中旬以來的最低收盤價。市場人士認為,黃金中期弱勢已經確立。 對于金價的此波跌勢,分析人士指出,造成金價近期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動性趨緊以及美元的避險優勢上升。流動性趨緊使得大型機構投資者可會拋售黃金換取流動性;第二,美國經濟數據近幾個月持續好轉,經濟呈現美強歐弱格局,使得美元的避險優勢上升。 滬銅、橡膠周四早盤大幅低開,午后跌幅擴大,收盤跌幅均超4%。滬黃金承接外盤大跌,創近5個月來新低。 周四橡膠止跌企穩。日膠指數低開高走,承壓于5日均線,漲幅達1.45%;滬膠主力1205合約低開于25220點,盤中價格在震蕩中重心上移,沖高25645點,探底25195點,尾盤收于25470點。全天交易量回升,日增倉5340手。 近期農產品市場在政策扶持下總體走勢要強于工業品市場,周四國內玉米市場受外盤股市以及工業品弱勢影響小幅低開,但午后開始震蕩上行,尾市收盤較前日略有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