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街,五里長,踏花歸,鞋底香……”老民謠猶在耳畔響起。來到惠山古鎮,在路口就可看見立有石碑,上寫“五里香塍”四字。 惠山古鎮位于無錫市著名的惠山名勝區東側,歷經唐宋元明清,這里集聚了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吳文化的集中展示區,積淀了無錫深厚的歷史人文資源,處處留下了名人雅士的遺跡風骨,有明確歷史記載和遺址舊跡的歷史名人就達100多位,形成了豐富濃厚的名人文化,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之稱。 惠山古鎮以祠堂而出名,在不足1平方公里范圍內,擁有118處唐宋至明清的祠堂建筑和祠堂花園,時間跨度達千余年。其中有欽定官設的祠堂、民間聯宗立廟所建之祠兩大類別,共分有神祠、先賢祠、墓祠、寺院祠、貞節祠、宗祠、專祠、書院祠、園林祠、行會祠等10大類共22種118個祠堂的完整系列和70多個姓氏,主祀、配祀人物的數量之多、建筑密度之大、祠堂類型之齊全,為國內外所罕見,被譽為“露天的中國祠堂建筑博物館”。會館、公所、書院、酒肆、茶樓、井亭、戲臺、門樓、牌坊、橋梁、照壁、樓閣、碼頭等多個時代、富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形態均會集于此。 近年來,這里先后完成了重要景點“惠山園”、“潛廬”兩座清代園林庭院建筑和“人杰地靈”“孝友傳家”“惠麓鐘靈”三座牌坊的原貌恢復。又恢復了李鶴章祠、陶安祠、趙宗白祠三座祠堂。同時對王恩綬祠、高攀龍祠、張柬之祠、孫繼皋祠、過郡馬祠、錢王祠等一批重點祠堂進行了全面修復,去除了與歷史建筑不符的構件,恢復其當年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