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滬深股市延續前期低迷走勢,上證指數朝著2300點關口靠攏。京系基金中的華夏策略精選、東方龍和新華泛資源優勢依然你追我趕,成為了年度冠軍最有實力的候選者。
最近3周,滬深股市臉色反復,留給基金的波段操作空間收窄。受屢屢傳來的負面消息影響,食品飲料、房地產、信息技術等行業的耀眼表現往往難以持續。基金排名戰的硝煙卻一點不減,基金要漂亮地轉換攻防策略,著實考驗基金經理的真功夫。
縱觀目前基金排名的第一集團陣營,各基金掌門人大致可分三大類,保守派的東方系基金、鵬華系基金;注意控制風險的新華泛資源優勢、華夏收入和易方達消費行業;擅長跟隨市場腳步,進行波段操作的華夏策略、寶盈資源優選、國投瑞銀穩健增長各種不同投資思路的流派將在剩下的3周時間里決出勝負。
保守派東方系和鵬華系
本周,滬深股市5個交易日依然漲少跌多。就行業情況來看,更是難以尋覓領漲板塊,個股多數時間都呈現普跌狀態,金融、保險類個股的上漲依然難以抵擋大盤下跌趨勢。
弱勢之下,第一集團中重倉把守低估值金融保險的東方系基金、鵬華系基金以及少數博時系基金在本周顯得格外抗跌,這一周也是他們近三周表現最為出色的一周。
統計顯示,本周前4個交易日,在偏股型基金凈值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博時主題行業的凈值盡管沒有增長,卻也沒有虧損。東方策略成長在這4個交易日凈值只下跌了0.52%。鵬華旗下的鵬華價值優勢凈值也只微微下挫了0.77%。由于重點配置了食品、飲料消費板塊,鵬華消費優選跌幅稍大,同期也不到3%。
由于將三成以上的資產押寶在了金融、保險股身上,年初以來東方龍、東方策略成長以及鵬華價值優勢就一路領先。上述類型的基金具有較為突出的特征就是:在資產配置方面,采取比較保守的配置策略,且長時期低于同類基金平均水平;而在選股方面堅守價值投資的選股理念,換手率水平也較低。此外,基金經理執掌基金的時間都比較長,且往往經歷過完整的牛熊輪回。
值得注意的是,上證指數已重新逼近2300點。是維持前期形成的2300點至2500點的空間震蕩格局,還是再創下新低,仍是未知數。“經濟下滑已在預期之中,滬深股市大幅下跌的空間已不大。貨幣政策短時間還難以轉向,指數漲幅也不會太大,未來可能繼續維持震蕩走勢。”滬上某合資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
波段操作市場派
2011年以來,盡管市場曾出現幾波反彈,但由于反彈空間有限,波段操作空間難以把握。
特別是近3周以來,A股幾乎沒有給出明顯的波段操作行情。年終將至,哪怕是擅長波段操作跟隨市場腳步的基金,在最后的關鍵時期,想要踩準市場節奏也絕非易事。
事實上,縱觀目前領跑的第一集團,多數基金都屬于這種類型,比如王亞偉領銜的華夏大盤精選、理彭敢領銜的寶盈資源優選、王衛東執掌的新華優選成長,馬少章執掌的國投瑞銀穩健增長以及李曉銘執掌的富國天源平衡。上述基金在操作中更側重于選股,喜歡尋找那些系統風險較低,卻能帶來相對更高收益的組合。
就過去3周的表現來看,這類基金在11月28日至12月2日當周表現得較為出色。這周市場跌宕起伏,幾乎每個交易日的表現都超出市場預期。從11月28日的交易冷清,到11月30日受國際板即將推出傳聞影響上演驚心動魄的跳水,而在周四,PMI數據和央行調低準備金率這兩條重磅消息來襲后,市場選擇性地接受了后者。盡管行情如此難以把握,部分偏股型基金總體仍然獲取了正收益,得益于市場結構化的行情為其提供了收益空間,食品、醫療、銀行、保險、房地產、有色等均取得了正向收益,而這些板塊都是基金配置的重點。同時市場的大幅波動也給予了基金波段操作的空間。由于旗下重倉股表現出色,華夏策略精選和新華泛資源的周表現更為突出。
顯然,這類型基金在進攻與防守之間,更偏向前者,以獲取更多的超額收益。由于本周市場個股幾乎處在普跌格局,此類基金的表現也稍顯暗淡,華夏策略精選在本周讓出了頭把交椅,與東方龍的差距有所擴大。不過本周,富國天源基金則是躋身前十,其股票倉位不超過65%的限制也助其在本周更為抗跌。
平衡控制風險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第一集團中,有部分偏股型基金并沒有采取過于保守的策略,十分注重投資組合方面的風險控制,其攻防轉換也更多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這樣的基金包括新華泛資源優勢、華夏收入、易方達消費行業等。從今年來的表現來看,這類型基金在今年市場屢屢調整時,股票倉位始終低于同類基金平均水平。
根據上述基金在三季度末的持倉表現來看,食品飲料是其整體配置較重的行業,易方達消費行業基金的配置比例更高。
由于前期的強勢表現,本周白酒板塊明顯出現回調趨勢,走勢也明顯弱于大盤。選擇重倉食品白酒的基金,本周表現不甚理想。
不過從最近3周的表現來看,這類風格的基金,除新華泛資源優勢外并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整體表現基本都處于同期基金表現的前1/3,凈值波動較小更為穩定。
盡管不少基金公司的考核日陸續結束,第一集團具備沖冠實力的基金也將更多地為名而戰。市場震蕩依然在繼續,選擇進攻還是防守,對于變臉異常快的A股市場,基金經理對市場的掌控能力凸顯,而基金經理是否能夠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最后的爭奪,尤其至關重要。
基金倉位
基金分化加大 波段操作跡象明顯
本周市場延續低迷態勢,兩市股指低位震蕩。基金在倉位操作上,相比上周的普遍性減倉,本周基金倉位總體保持平穩,但操作分化顯著。部分基金加倉減倉操作幅度仍舊較大,波段操作跡象顯著。
根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12月8日倉位測算數據顯示,本周偏股方向基金平均倉位相比上周變化較小。可比主動股票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80.02%,基本與上周持平;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相比前周小幅上升0.77個百分點。
相比上周的普遍性減倉,本周基金操作分化明顯加大,而且部分基金操作幅度加大。扣除被動倉位變化后,136只基金主動增倉幅度超過2個百分點,其中19只基金主動增倉超過5個百分點。在減持基金方面,高達93只基金主動減持幅度超過2個百分點,其中13只基金主動減持超過5個百分點。
本周基金倉位水平超過85%的重倉基金占比31.22%,相比前周略有上升1.23個百分點;倉位在75%~85%的基金占比23.81%。從近期倉位變化情況來看,倉位增、減方向變化頻繁,但整體效果一般,通過短線的波段操作獲取可觀超額收益難度較大。
在大型基金公司中,南方、嘉實、易方達旗下多數基金逆勢加倉,而華夏、廣發旗下基金分化較大,大成旗下多數基金選擇減倉。本周倉位變化較大的多為中小型基金公司,泰達、華泰、融通等旗下基金減倉幅度較大,金鷹、大摩、長盛、諾德等旗下基金呈現較一致的較大幅度的加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