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抵達廣東省通氣點火儀式在深圳、廣州兩地舉行。
15:30,深圳世界之窗主會場前,當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蔣潔敏共同按動通氣點火觸摸球時,中土兩國的藝術家載歌載舞,共慶這一歷史時刻——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抵達中國廣東。
業內專家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抵達廣東,不僅對于促進中土兩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將成為跨國能源合作互利共贏的國際樣本。
最短時間建成最長管道,創造世界管道建設史奇跡
據中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廖永遠介紹,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由土庫曼斯坦阿姆河氣田及配套設施、中亞天然氣管道和西氣東輸二線三部分組成,主干線全長6811公里。
阿姆河天然氣項目于2007年8月10日啟動,是迄今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天然氣項目。中國石油建設者在沙漠上僅用18個月就建成了規模巨大、技術先進、水平一流的天然氣處理廠;而且中土兩國員工共同努力,阿姆河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增加50%,鉆井成功率達到100%,氣田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也是以中石油管道局為主力的管道建設者們用最短時間建成的世界最長的天然氣管道。”廖永遠告訴記者,管道沿線經過四國的戈壁沙漠、高山雪峰、江河湖海、沼澤水網等世界管道建設史上所經歷的所有地質地貌,施工條件非常惡劣,工程建設難度前所未有。“中石油舉全集團公司之力,采取先進的項目群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圍內調動各種建設資源,創造了世界管道建設史上的奇跡。”他說。
據介紹,中亞天然氣管道工程于2007年7月啟動,該管道起自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格達依姆,途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止于中國境內新疆霍爾果斯,2009年12月14日便實現了單線通氣,創造了從項目論證到實現商業運行跨多國管道建設的新記錄。
西氣東輸二線上游與中亞天然氣管道連接,是我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大型管道,也是目前世界上距離最長、壓力和鋼級最高、工程量最為浩大的一項天然氣管道工程,由一干八支組成,干線長4978公里,支線長3726公里,管線全長8704公里,起于新疆霍爾果斯,終點到達香港。工程于2008年2月22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干線工程建成投產。
“整個管道工程沿線各國有數萬建設者參建,各國通力合作,解決了管道跨多國建設運行的多重障礙,創建了四國七方跨國運行協調機制。”中石油管道局黨委副書記孫全軍告訴記者,“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管道建設技術,在這一工程施工中得以充分展示和創新應用。特別是在西氣東輸二線建設中,X80鋼系列產品成功研發、全面國產化和相應標準的建立,使我國管道建設實現了從追趕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從阿姆河到太平洋,未來“土氣”將增至650億立方米
“從遙遠的阿姆河畔到中國東南沿海的太平洋之濱,土庫曼斯坦天然氣經過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已抵達廣州分輸站,是中土能源合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廖永遠介紹說,中土天然氣管道工程是在兩國最高元首的推動下促成的跨國能源合作項目。
2007年7月,在胡錦濤主席和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的共同見證下,中土兩國簽署天然氣產品分成合同與購銷協議。雙方約定,未來30年內土庫曼斯坦向中國每年供應天然氣300億立方米。
2011年11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雙方在就推動兩國友好合作關系持續健康深入發展達成廣泛共識的同時,簽署了《關于全面深化中土友好合作關系的聯合聲明》和《關于土庫曼斯坦向中國增供天然氣的協議》。
24日,在深圳出席土氣抵達廣東省通氣點火儀式上,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透露了中土兩國天然氣購銷協議的最新數據:未來土庫曼斯坦向中國供應天然氣每年將增加到650億立方米。
為接收更多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中石油進一步加快了天然氣管道的規劃和建設步伐。據了解,中亞天然氣管道將增加至四條,其中B線工程已于2010年10月26日建成,C線工程已經啟動,D線工程目前也在規劃之中。同時,繼西氣東輸二線之后,西氣東輸三線、四線工程也在規劃中加緊推進。按照規劃,西氣東輸三線基本與二線并行,氣源地仍為中亞,而終點仍將是廣東。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廣東省的天然氣消費已進入高速增長期。”汪洋在講話中表示,2008年廣東天然氣需求量為40億立方米,2010年猛增至90億立方米,預計2015年將達430億立方米,2020年將達到600億立方米。
當聽到中國廣東省竟有如此巨大的天然氣市場需求時,隨同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訪華的300人的土庫曼斯坦代表團全體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
據了解,作為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石油目前正在建設廣州-深圳支干線和廣東-香港支線。按照計劃,廣東每年將可獲得土庫曼斯坦天然氣供應100億立方米,對香港供氣每年將達10億立方米。未來隨著土庫曼斯坦向中國增供天然氣協議的落實,“土氣”對廣東和香港的供應量還將進一步擴大。
造福兩國人民,中土天然氣項目成國際能源合作樣本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抵達廣東,這首先是中土兩國經貿關系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對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將成為跨國能源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國際樣本。
一方面,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和運行帶動了沿線各國、特別是土庫曼斯坦的社會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寶貴的就業機會。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干線的建成投產,疏通了廣闊的下游市場,土庫曼斯坦為此全面加快了油氣勘探開發步伐,資源優勢開始轉化為經濟優勢,并因此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帶動了土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記者注意到,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在此次訪華前曾明確表示,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擁有前景廣闊的市場,是可靠的、可以信賴的伙伴。土中天然氣管道是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合作典范,對土中兩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符合兩國長遠利益,也符合全球經濟的發展規律。他強調,土庫曼斯坦奉行能源出口多元化戰略,致力于與國際伙伴開展平等互惠的合作,不以政治為目的參與任何經濟合作項目。
另一方面,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我國近年來能源消費不斷增長。而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將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2011年11月24日,我國已累計接輸土庫曼斯坦天然氣175億方,為我國同期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0%以上,其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民生工程的重大作用已日漸顯現。”廖永遠說,“截至目前,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始終保持著安全平穩運行,已惠及18個省市自治區,隨著明年幾條支干線貫通,屆時受益人數將達到5億人。”
據了解,經中亞管道和西氣東輸二線輸往中國的天然氣除土庫曼斯坦氣外,還有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天然氣。廖永遠由此盛贊:“這是一條橫貫東西的能源新絲路,是中國與中亞各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和橋梁,對促進中亞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另據了解,中俄兩國的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正在洽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