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一發之際力挽狂瀾的奇跡沒有再現,美國國會兩黨議員組成的超級委員會最終沒能在規定日期前提交一攬子減赤方案,這引發了未來十年1.2萬億美元自動減赤機制的啟動。
減赤協商的失敗,最直接的影響有兩點。首先是美國民眾的心理:這一失敗無疑意味著美國仍然無法令財政問題回到正軌。在歐債危機已經威脅到全球經濟復蘇的情況下,如果美國債務再掀波瀾,對市場情緒的打擊將不可小覷。
此間兩黨在債務問題上爭執不斷,將美國民眾利益作為政治籌碼的舉動已經招致批評。更嚴重的是,持續的債務問題之爭將沉重打擊消費者和企業信心,讓金融監管和醫療保險改革的進程面臨不確定性。近期美國方面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都好于預期,零售銷售、工業產出以及房屋銷售數據均有不錯表現。不過需要認清的是,在復蘇曙光漸現的同時,美國經濟仍面臨歐債危機加劇、新興經濟體增速下降等諸多外部不確定性,在這個時點上削弱民眾信心,無疑將給經濟蒙上陰影。
其次,協商失敗令薪資稅削減和延長失業救濟兩項法案的前途變得迷茫。如果國會不抓緊時間投票表決,這兩項方案將于今年年底到期。在大多數經濟學家看來,這兩項法案對于保障美國經濟增長是必要的。根據摩根大通美國首席經濟學家費羅利的計算,終止薪酬削減政策,將造成2012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5個百分點,停止延長失業救濟將造成GDP下降0.3個百分點。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隨著減赤協商失敗帶來的溢出效應逐步顯現,美國經濟復蘇進程將受到拖累。由于“主動”減赤方案未能達成,自動減赤機制將生效。在經濟尚未具備自生性增長動力的前提下,美國財政政策被迫“一刀切”式的緊縮,恐怕會令美國經濟運行失調的問題更加嚴重。
事實上,盡管中長期來講美國必須勒緊財政褲腰帶,但短期出于經濟復蘇的需要,一定程度和特定領域的財政刺激政策仍是必要的,這也是促進寬松貨幣政策發揮效力的需要。然而以現在的情況看,白宮推行的任何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的措施,恐怕都將面臨阻撓,這將使拯救就業和經濟的重擔全部落在美聯儲肩上。在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美聯儲明年推出QE3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大。
今年8月,兩黨自導自演的“債限之爭”已經給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美國也因此失去了最高信用評級。雖然有歐債危機墊底,美國國債作為避險資產仍受到追捧,評級下調沒有對收益率產生太大影響,但誰也不能保證投資者下一次會做出何種選擇。如果兩黨“扯皮”的鬧劇一再上演,市場信心將消磨殆盡,那么美國評級再次被調降也并非沒有可能,屆時投資者會作何選擇,兩黨恐怕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