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收緊的中國信貸初現寬松,顯示宏觀政策微調正在進一步深化,或助推金融市場行情反轉。 隨著通脹水平和經濟增速雙雙回落,中國政策制定者此前做出了宏觀政策將“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的表態,財政政策與公開市場操作微調信號頻現,近期更是出現了“更具威力”的信貸閘門松動跡象。 某股份制銀行人士周三晚間透露,該行已接到監管部門“視窗指導”允許在合理范圍內適當放松信貸投放。 據《中國證券報》周三報道,截至10月27日,四大國有銀行10月新增貸款規模約為人民幣1400億元,其中在10月21日-27日的5個工作日,新增信貸猛增600多億元,信貸閘門突現松動跡象,全年新增貸款規模落在7.5萬億元左右將是大概率事件。 在當前監管當局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的大背景下,銀行信貸這道更具威力的政策工具,除了在回應中央關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上有所傾斜外,總體一直維持收緊狀態。信貸松動可能引致的后續資金面寬松,也或將導致包括股市、債市在內的市場出現行情反轉。 事實上,市場機構似乎已嗅到信貸放松的資訊。據知情人士透露,中金公司本周一在其內部分析師會議上針對傳聞央行要求中小銀行盡可能按照年初的額度足額投放的事宜進行過討論。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國泰君安證券周三下午召開分析師電話會議表示,隨著信貸逐步寬松,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將出現轉向,市場將開始追逐風險資產,近期持續走強的債市行情很可能暫時停止,短期或將出現一輪低風險資產向高風險資產切換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