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賓陽縣金城造紙廠內堆滿了各種廢紙原料 記者 向志強
攝 |
“廁用紙”竟然變身“餐巾紙”,堂而皇之地上了餐桌。針對社會舉報,《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兵分多路,到廣西南寧、吉林長春、海南海口等城市進行實地現場采訪調查。
記者在廣西南寧市的一些餐館看到,餐館在向顧客提供小包裝的紙手帕的同時,也向顧客提供一種卷筒紙。這些紙顏色很白且光亮,但紙質疏松、有很多漏洞。一些卷筒紙輕輕一抖,就會出現很多白色粉塵,明顯不符合《餐巾紙衛生標準》的規定。同時,另一些雜牌餐巾紙也存在上述質量問題。
吉林省長春市的情況也類似。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周邊,分布著數十家小餐館,包括了面食、米飯和各種燒烤等,這些餐館是大學生經常光顧的場所。記者在這里走訪時看到,這些小餐館所提供的餐巾紙,基本上都是散裝的白色小手帕型餐巾紙。這些餐巾紙被裝在沒有任何商標的透明塑料袋里,大約有一米多高。這些紙的表面凹凸不平,紙質非常松散,而且紙的表面還有很多黑色和白色的雜質,只要輕輕一抖,就有很多雜質掉下來。
后來,記者到長春市文化廣場周邊和重慶路商圈、桂林路商圈走訪,看到不少中小餐館,也都在使用這種類型的餐巾紙。
記者又到海南省海口市調查采訪,發現大中型飯店一般是有償提供餐巾紙,這些餐巾紙均有獨立的包裝且質量較好;而一些小型餐館則免費為顧客提供劣質的紙巾。這類紙巾往往沒有包裝,還有很多小吃店和大排檔直接用卷筒紙充當餐巾紙,這些卷筒紙的紙質疏松粗糙,抖一抖還會有粉塵掉落,而很多顧客對此習以為常。
記者在海口市鳳翔西路一家杭州小吃店看到,這里提供給客人的餐巾紙,就是平常人們上廁所使用的卷筒衛生紙。而客人在吃完以后,也很隨意地從紙盒里抽出一截衛生紙擦嘴。店老板說:“我們是小店,檔次低,只能用得起這樣的紙。我們是免費給客人用,也是為他們提供點方便。”
記者對比名牌餐巾紙和雜牌餐巾紙發現,名牌餐巾紙的紙質柔軟細膩,且包裝上除了注明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電話外,還標明了原料、執行標準、衛生標準、規格等。而雜牌餐巾紙則紙質比較粗糙,且包裝簡易,包裝上標注的要素也沒有名牌餐巾紙全面。
在海口市的金盤路上,一家經營衛生紙用品批發的店主葉老板告訴記者,他銷售的餐巾紙,既有本地產的,也有廣東、廣西等地產的;既有知名品牌比如維達、清風等,也有雜牌紙巾,價格相差是很大的。例如,同樣是10卷(內含20包)的餐巾紙,維達牌的要29元,而一些本地產的雜牌紙巾最低僅要5元。葉老板說,便宜的餐巾紙質量肯定差,一般都賣給一些小餐館和大排檔。
綜合記者在南寧、長春、海口等地的所見所聞,餐館想降低成本,并迎合顧客,而顧客則貪便宜、圖方便,應該就是劣質餐巾紙能夠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