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基本經濟生態呈現為高度依賴海洋的開放型經濟,這種經濟形態將長期存在并不斷深化。"中國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宏在28日開幕的2011中國·青島藍色經濟發展國際高峰論壇上作如上表述。
王宏表示,作為維持中國經濟、社會資源保護與發展的空間,海洋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必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十一五"期間,中國海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3.5%,繼續保持高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2010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了3.8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9.7%,為國家提供的就業崗位達到3350萬個。海洋經濟已經成為帶動中國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構建開放型經濟的有力支撐。
王宏說:"隨著中國東部率先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區域海洋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大經濟區的海洋經濟發展迅速。2010年以上三大經濟區海洋產值總和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9%以上,接近90%。中國沿海區域經濟布局發生了深刻變化,以海洋為核心的新的區域增長極不斷涌現。
"
王宏表示,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隊,海運船隊規模居世界第三位,貨物吞吐量連續七年保持世界第一,超過億噸的港口有20個,海洋船舶制造能力全面提升,已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高度外向型產業。2010年,中國造船工業的造船完工量、承接定單量和手持定單量三項指標均居世界第一,出口覆蓋全球169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海洋產業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凸顯。中國已呈現高度依賴海洋的開放型經濟生態。"
據悉,2011中國·青島藍色經濟發展國際高峰論壇由中國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12部委和山東省政府聯合舉辦,旨在匯聚海內外海洋經濟發展的高層智慧和先進理念,帶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參與高層次的國際競爭,引領中國乃至全球海洋經濟文化發展新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