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居高不下的剖宮產率,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為了降低居高不下的剖宮產率,提高我國出生人口質量,在衛生部的支持下,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推廣促進自然分娩適宜技術—導樂分娩”項目啟動大會,在全社會倡導自然分娩。 2010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醫學權威雜期刊《柳葉刀》發布報告:中國剖宮產率高達46.2%,為世界第一,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上限15%的3倍以上。造成我國剖宮產如此之高的原因很多,其中對分娩疼痛的恐懼是產婦選擇剖宮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減輕分娩疼痛是促進自然分娩的關鍵。目前我國分娩鎮痛主要采用硬膜外麻醉鎮痛技術,雖然效果確切,但是要求必須由專業的麻醉科醫生操作,產科必須配備相應的監護和搶救設備。一些西方國家的分娩鎮痛率已達到了85%以上,而國內由于專業麻醉師缺少,雖然有超過93%的產婦渴望分娩鎮痛,但總體分娩鎮痛率尚不足1%,根本無法滿足廣大產婦分娩鎮痛的需要。 為了減少產婦分娩痛苦,減少母嬰并發癥,我國科研人員和醫務工作者經多年臨床實踐,大膽創新,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適合我國國情的產時創新模式——導樂分娩,即在傳統的“一對一”導樂陪伴的基礎上,配合使用我國自主研發、自主創新、非藥物導樂分娩鎮痛工作站(導樂儀),以達到確切的鎮痛效果。這種高科技鎮痛技術與專業導樂人員相結合,經循證醫學檢驗,是一種理想的非藥物分娩鎮痛科學解決方案,既可有效減輕分娩疼痛,又能對產婦給予生理、心理、情感上支持,深受孕產婦及家屬歡迎。該模式無需專業麻醉師,分娩鎮痛完全由產科的醫護人員獨立完成,非常適合在基層醫院推廣。 為了進一步保障母嬰安康,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倡導以產婦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五年的“推廣促進自然分娩適宜技術—導樂分娩”項目,全面推廣導樂分娩新模式,并在全國醫療保健機構建立導樂分娩培訓中心和導樂分娩服務中心,制定標準的導樂分娩服務規范,培養導樂師資和專業化的導樂隊伍,在全國逐步開展規范化的導樂分娩服務,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分娩鎮痛率不足1%的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