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談中小企業資金鏈
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民間借貸風險處置,如同治水一樣,應該以疏導為主,趨利避害。比如建水庫,把它集蓄起來;建渠道,引導它有一個正確的流向,到需要去的地方;建閘門,需要的時候把它放進來,不需要時就關起閘門!
趙洪祝說,今年以來,浙江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受多重因素擠壓,生產經營面臨困難,一些地方發生了少數中小企業關停和個別企業主出走事件。
“這次一些中小企業關停之所以造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民間借貸特別是高利貸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這暴露出民間借貸存在著資金流向監測困難、風險隱患難以掌控、債務糾紛容易產生等問題。”趙洪祝說。
趙洪祝說,民間資金就象水,到處流動,利用得好,可以滋潤禾苗,利用得不好,就象洪水猛獸。用好管好民間資金,需要從四方面著手:
一是提高對民間融資的監管水平。要構建民間融資風險預警機制,做到提早掌握情況、提早預警風險、提早采取措施。
二是合理引導民間資金的流向。要引導民間融資資金通過集約化管理的方式,流向初創期企業、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和個人創業的短期資金周轉,以及成長型骨干企業的股權、債權投資。
三是加快地方金融創新。重點打造浙江“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和“民間財富管理中心”,爭取使浙江成為“中小企業投融資先行區”和“民間資本投資高地”,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民間資金投資難問題一并考慮、一起解決,促進浙江民營經濟與民間資本的有機融合,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比如,加快推進溫州金融集聚區建設和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試點,努力爭取國家試點政策。
四是堅決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對于非法集資等行為,以及參與這些行為的企業和個人,要堅決地予以打擊和取締,讓違法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使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確保經濟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
趙洪祝分析,當前浙江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是國際國內多重因素交織造成的。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所帶來的深層影響正在向縱深發展,全球性的通貨膨脹造成了各類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企業財務成本大幅提高,諸多不利因素對中小企業造成了不小的經營壓力。
“但是,根本原因還在于企業轉型升級步伐不快,發展方式轉變還沒有完全到位,具體包括一些企業經營不善、投資不當、擴張過快、過分依賴民間借貸等因素,同時地方政府在加強生態環境治理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也必須關停一些高污染企業!壁w洪祝說。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解決中小企業問題和困難的一攬子措施:
一是加大信貸資金保障力度。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完善政企銀結合聯動的工作機制,動員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企業困難的特殊時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讓利,不僅絕不能抽貸,而且要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特別是對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實行差異化監管,切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對經營暫時困難、符合轉型升級要求的企業實行社會保險“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省財政進一步加大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支持和補貼力度,并出資10億元建立了中小企業再擔;稹
三是加大幫扶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進一步深化“服務企業、服務基層”專項行動,對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由政府出面協調,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和相關債權人對出現資金鏈運作困難的企業進行兼并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