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25 作者:鄭渝川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2010年底確立了“2030中國”的研究課題,試圖根據該中心世情和國情研究成果,研判國內國際發展趨勢,提出2030年中國的發展愿景。《2030中國:邁向共同富裕》一書即匯集該中心前述課題的研究結論。 “2030中國”課題研究、這本書的總體結論,一定會讓絕大多數讀者大吃一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認為,到2030年,中國將建成共同富裕社會,而世界也將是繁榮的大同世界。《2030中國:邁向共同富裕》前七章從不同側面試圖證明這項結論的現實性:第一章闡述實現2030年中國夢發展目標的制度優勢和發展優勢,解決“可能性”前提;第二章預測當前至2030年的世界發展態勢,認為世界將處于新的黃金發展期,南方國家將實現空前大發展,北方國家主導的世界格局會被打破;第三章提出2030年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頭號強國的依據;第四、五、六、七章分別提出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創新強國、高人類福祉之國、共同富裕、綠色中國,并就各章目標進行了細化說明和指標預測。書的第八章對前七章結論進行了重點說明和強調。 需要指出的是,學術機構、學者當然可以就任一課題發表獨立觀點,無論是政府、其他學科學者和研究者同一學科學者,還是媒體、公眾,都有必要尊重前二者的學術自由。當然,尊重學術自由與發表評論本來就不矛盾。具體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這項課題而言,研究者自然可以對中國的發展前景發表樂觀預測。 問題在于,首先,確定“中國夢”的含義和必要性,進而從幾代領導人的政治理想得出必然實現“中國夢”的依據,該課題的跳躍性推論邏輯令人匪夷所思。研究者專門強調中國的制度優勢和發展優勢,但卻采用了“以一個目標論證另一些目標”的論證方法,讓人無從信服。在筆者看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實現了世界矚目的發展成果,當然可以歸納出若干制度保障和有利條件;但眾所周知,中國要從當前的發展大國到強國,以及研究者提出的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必然要致力于解決過去以來制約中國取得更大成就、實現發展公平的制度劣勢,以及規避外部不利條件。令人遺憾的是,這項課題通篇回避了制度完善、體制機制改革這一決定國家發展前途命運的關鍵問題的討論。 其次,研究者在提出未來二十年世界和平大發展、國際經濟一體化深化發展、南方國家異軍突起等結論時,除了當前及以往各國數據之外,并無各國國情等翔實分析作為支撐;也沒有解釋各項結論的內在不相容關系。因此,書中第二章的預測,頂多成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力推的愿景,聯系到復雜的地緣政治等因素,幾乎不具有實現的可能性。可以說,中國的未來發展,不能一廂情愿設定順暢和諧的國際環境,而應該正視各種矛盾和阻礙,積極開展利益博弈,否則只能繼續外交、能源政治等領域的被動立場,落個步步驚心的處境。 第三,有關中國經濟等方面的2030年設想,這項研究同樣陷入了缺乏充分事實依托的盲目樂觀,各項細化的數據預測不能不說是空洞的。 對于研究者鐘愛的根據過往數據,在趨勢判斷基礎上得出預測的做法,本身也并不靠譜。筆者推薦研究者閱讀美國紐約大學教授查爾斯·塞費所著《數字是靠不住的》(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一書,洞悉數據推測數據方法體系的真相。《數字是靠不住的》這本書介紹,國外多名動物學家、地理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曾聯合署名提交研究報告,在2004年《自然》雜志上宣稱,根據當時以往歷屆奧運會100米短跑項目中的比賽成績,他們找到了顯著的規律,預測2156年,100米短跑女運動員就將趕上男運動員的成績。查爾斯·塞費指出,基于專家組的數據圖,再參照趨勢分析邏輯,把男女運動員賽跑成績提高水平的兩條線延伸下去,會發現女運動員將在2224年實現7秒內跑完100米的絕佳成績,等到2600年,還將提高到音速,再往后,就將超越光速,從而時光倒流,在比賽開始前就贏得比賽——毫無疑問,這是無從實現的。查爾斯·塞費指出,專家組的數據圖中,兩條線一進入預測部分,便偏離了真實規律,因為短跑運動員成績的提升是逐年放緩的,越往后越接近生理極限,增長線必然變成水平線。多名高水平多個學科專家基于對數學工具的迷信,無視自然法則,進而推導出了虛假規律和可笑結論。 對于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的預測,同理,單靠過往數據也是無法達成的。試問,根據中國1978年以前任一歷史時期的發展數據,能夠推導出改革開放后三十多年的發展成果嗎?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