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美國,1990年股票基金的投資者平均支付的費用占基金資產的2%。到2010年之前,這一數字為0.95%,下降超過50%。而目前國內普通股票型基金管理費加申購費率是3%,債券型基金是1.4%上下,13年來恒久不變。 盡管基民的平均收益跑輸了CPI,但卻在這十余年間給基金公司繳納了一筆非常豐厚的管理費。Wind統計顯示,自2001年至2011年中報時,納入wind數據統計的836只開放式基金(非貨幣)在此十余年間累計收取管理費1359.9億元。 管理費收入逾10億元的共有25只基金,其中排名居前的十只產品分別為易方達價值成長、廣發聚豐、中郵核心成長、華夏紅利、諾安股票、匯添富均衡增長、華夏全球精選、嘉實穩健、博時新興成長、易方達上證5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只產品中的中郵核心成長和華夏全球精選自成立以來,各自累計收取了15.17億元和13.29億元的管理費,但給予投資者的卻是超過-20%的凈值回報。成立于2007年8月的中郵核心成長目前的累計凈值僅為0.5917元,其成立日起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40.8359%。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郵核心成長期末總份額為301.09億份,相比2011年一季度減少6.73億份(本季申購數為0.08億份,贖回數為6.80億份),凈值增長率為-8.6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1.82%。對于上半年的業績,基金經理解釋說,報告期內,本基金適度降低了股票倉位、調整了結構,降低了汽車及配件、保險、電信、醫藥、商業等行業的配置,增加了消費穩定增長的食品飲料、消費升級的酒店旅游、受益于保障房建設的建筑建材地產等行業的投資比例,維持了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配置比例,增加了一定的債券配置比例。持倉結構的調整對投資績效有一定幫助,但組合重點配置的周期性行業在二季度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對基金業績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華夏全球精選亦成立于2007年下半年,目前累計凈值為0.759元,自成立日起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24.1%。截至2011年6月30,華夏全球精選期末總份額為198.19億份,相比上一季度末減少7.91億份(本季申購數為1.46億份,贖回數為9.37億份)。相比之下,華夏大盤精選、嘉實增長、大摩資源優選混合等部分基金,其自成立以來的復權凈值增長率均大于400%,而其管理費的收取也只有個位數。 在分紅方面,天相投顧統計顯示,過去十年間開放式基金累計分紅達5165億元,其中2007年分紅最多,達2285億元。從分紅總額上看,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仍是分紅主力軍,不過也有“鐵公雞”的存在。剔除去年下半年以來成立的基金,仍有132只基金自成立以來便從未實施分紅,即便單位基金份額可分配利潤相當可觀。不過,華泰聯合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研究總監王群航則認為,分紅對于普通投資者毫無意義。他表示,對于初始投資者,分紅可能還有點“意義”,分紅與基金本身沒有任何關系,通常分紅只是營銷手段。投資者在選擇基金進行投資的時候,一定要密切關注基金的凈值增長率,以及該增長率在同類基金中的各種時間長度的排名,選擇綜合業績表現好的基金作為自己的投資對象。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共有66家基金管理公司,810只基金,資產管理規模2.9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2.35萬億元,特定賬戶0.55萬億元,所持有股票市值占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的8.10%,占總市值6.10%。 作為我國證券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的公募基金,在自身規模發展壯大的同時卻未能獲得與自身規模相般配的話語權,未能廣泛、深入地參與到上市公司治理之中,從而發揮機構投資者應有的作用“反哺”于資本市場。 事實上,中國證券業協會黃湘平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曾表示,我國資本市場處于金融創新所帶來的深刻變革時期,協會要將重點做好包括推動基金管理公司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等各項制度創新。“基金管理公司應盡快轉型,以投資人利益為導向,由簡單買賣股票轉型為把握IPO定價權;應深入廣泛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促進上市公司良性競爭,形成有利于投資者的定期分紅政策,發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中國證監會基金監管部副主任洪磊在近期的某基金論壇上亦有類似的表述。“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應當參與到上市公司的治理中,監督和促進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行使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權益。”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