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 8月29日
中國表示較高的通脹壓力會繼續
周一中國的最高經濟調控部門表示,全球持續較高的商品和其它貨品價格正在加劇中國的通脹,這將可能使北京方面設定的全年控制通脹的目標無法達到。國家發改委表示造成商品價格較高的根源在于發展中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這造成了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輸入性通脹。該機構的一份聲明說:“短期內全球資金流動性寬松的狀況很難改變,同時國際商品價格仍然較高,因此輸入性通脹帶來的影響還未減小。”
美國《華爾街日報》 8月29日
外資私募大舉投資中國食品業
在中國政府試圖整頓食品行業并緩解食品安全問題時,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正日益關注中國的食物鏈,涵蓋從餐飲、食品零售到漁業等諸多環節。這些公司包括凱雷投資集團和黑石集團等。有數據表明,去年外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在中國的食品業和農業總計投入26億美元。一些西方私募股權公司的高管說,外國投資有望幫助中國農民和食品生產商形成規模,應對使中國制造品牌蒙上陰云的安全問題。
法國《回聲報》 8月29日
拉加德要求銀行增資
新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上周末在央行行長年度會議上認為歐洲銀行需要緊急增資。擔心世界經濟脆弱以及債務危機傳導風險,拉加德認為此舉是切斷債務危機擴散的關鍵。這對于已經在股市受到嚴重打擊的銀行業來說又是新的當頭一棒。現在銀行面臨三大挑戰:金融穩固性、低迷的經濟局勢以及如何維護其行動的有效性。
法國《費加羅報》 8月29日
帕里佐指歐元區的動蕩是有組織的
法國雇主協會主席帕里佐在對《費加羅報》的專訪中指歐元區出現以歐洲為目標的“有組織的”動蕩。美國人無疑希望將包袱甩給歐洲。我們現在參與其中的是一場心理戰爭以及一次讓歐元區動蕩的企圖,市場有些反應過度。歷史告訴我們,我們不應幼稚并自我貶低:如果歐洲被攻擊,并不是因為它弱,而是因為它強大所以被攻擊。
香港《文匯報》 8月29日
敘利亞停止美元交易
由于美國對敘利亞實施制裁,敘利亞已停止以美元進行任何交易,并以歐元進行替代,這在敘利亞歷史上尚屬首次。敘利亞中央銀行行長馬亞拉28日說:敘利亞目前的外匯儲備為174億美元,比3月中旬爆發游行抗議活動時減少8億美元。“保持敘利亞鎊兌換外幣的穩定是我們在危機以來的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