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堅持調控的基本取向不變。 央行同日公布的7月份金融數據顯示前期政策緊縮效果逐步顯現。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77.29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個百分點和2.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27.06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個和11.3個百分點。7月份,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4926億元,同比少增252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51.90萬億元,同比增長16.6%;外幣貸款余額5020億美元,同比增長23.9%。 央行認為,物價形勢仍不樂觀。報告提出,穩定物價的基礎還不牢固,形勢并不樂觀。在當前主要經濟體新的增長引擎尚未形成,經濟比較疲弱,加之財政問題突顯的大環境下,極度寬松的國際貨幣條件短期內難以改變,大量資金仍可能向增長較快的新興經濟體流入,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也有較大不確定性,外部輸入性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國內勞動力成本以及資源性產品價格趨于上升,將在較長時間內構成價格上行的推力。還應看到,前兩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投資規模大幅度擴張,在建項目較多,總需求回升較快,目前受政策調控影響經濟總體較為平穩,但仍處在較快增長水平,且內在擴張和膨脹的壓力依然較大。 央行提出,要合理運用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和宏觀審慎管理等多種政策工具組合,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繼續加強流動性管理,把好流動性總閘門。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和外匯流動的變化情況,合理安排政策工具組合、期限結構和操作力度,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促進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合理運用利率等價格調控手段,調節資金需求和投資儲蓄行為,管理通脹預期。 “這是在美國主權評級被調降之后發布的報告,報告也對該信息有明確涉及,因而,報告可以視為該事件之后央行對未來貨幣政策取向的最新信號顯示。”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報告明確表示將“合理運用利率等價格調控手段,調節資金需求和投資儲蓄行為,管理通脹預期”。我們認為繼續加息的大門仍然敞開,維持年內加息1至2次的預期。 魯政委表示,貨幣政策的重心目前仍在控通脹一邊。而且,企業仍能承受繼續加息,加息也有利于改善中小企業狀況。他認為,加息具有五大功能:穩定通脹預期,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鞏固房地產調控效果,優化資金配置,居民財富保值。 由于前期準備金率連續提高的累積效果明顯,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頻率將明顯降低。央行的報告也顯示,6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超儲率)為0.8%,延續了一季度末以來的下降趨勢,降幅甚至有所擴大,為0.7個百分點。3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超儲率)為1.5%,較去年末下降0.5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判斷,年內仍將有一次加息,但時點可能從原來預期的8月份推后;央行主要的貨幣調控手段將轉為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節奏將顯著放緩;全年的M2增長速度將被控制在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