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危機并未完結,只不過是將起爆點延遲,美國經濟也未走出困境,此前的政策刺激效力消退,經濟復蘇缺乏新動能。這一切,都是困擾美國政府的難解之局。此前一度傳出準備離職的美國財長蓋特納,是繼續輔佐奧巴馬,熬到明年大選,還是趁早把爛攤子丟給其他人,投身紙醉金迷的華爾街?
欲走還留
美國財長蓋特納3日在接受ABC電視臺采訪時回答了此前流傳于坊間的辭職謠言。他說自己尚未做出離職決定,“我一直都有些忙,沒有很多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但蓋特納承認,“將在合適的時刻做出這一決定”。
此前,多名熟悉蒂莫西·蓋特納的人士6月30日向媒體披露,這名美國現任財政部長可能在國會批準上調國債額度上限后離任。美國彭博新聞社援引3名知情者為消息源報道,蓋特納“向白宮官員表明,他正考慮離開政府”。報道說,蓋特納告訴助手,他需要暫時卸下公職,休息一段時間。
路透社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蓋特納意識到,如果想離開,他必須抓緊時間。一旦留任至今年秋天以后,他必須協助奧巴馬謀求連任。
外界猜測,過去一段時間來,他經常前往紐約,些許表現出他心思已不在華府的“心理變化”。路透社報道,蓋特納一家預計在幾個月內搬往紐約。
但蓋特納在芝加哥出席“克林頓全球倡議”的一場研討會中澄清了自己的想法。他告訴這一非營利組織的發起人、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他將繼續擔任財長。他說:“我們國家面臨諸多挑戰。在今后可預見的時間內,我將繼續這份工作。”
蓋特納現年49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他正擔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從那時起,直至奧巴馬就任總統后出任財長,蓋特納一直處于應對金融危機的“第一線”,并成為奧巴馬經濟刺激政策的主要執行者。但正因如此,在金融救助計劃出現紕漏,經濟復蘇形勢嚴峻,特別是失業率屢創新高的背景下,蓋特納總是充當奧巴馬的“人肉盾牌”,替總統先生挨罵。
在2009年11月的聽證會上,來自得克薩斯州的共和黨議員凱文·布拉迪對蓋特納說,“公眾已對你的工作能力喪失了全部信心”,還直截了當地問蓋特納是否會引咎辭職。美國知名新聞網站《審核者》也以“在蓋特納殺死美國經濟之前先開除他”為題寫道,蓋特納就是個“敗家子”,當初是他堅持讓總統實施862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如今經濟沒起色,所有錢都讓他浪費光了。
去年,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以及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歐爾薩格先后辭職。去年9月上任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古爾斯比定于今年8月初離任,返回芝加哥大學任教。
美國當地的一篇分析文章說,隨著奧斯澤格、羅默和薩默斯等人先后出局,奧巴馬經濟團隊的重心將向蓋特納傾斜,后者在未來美國經濟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將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但這同時意味著蓋特納將比過去承受更大的壓力。推進美國經濟、細化金改方案、破解“兩房”困局以及與中國在匯率問題上進行博弈,對蓋特納來說件件都像是不可能完成卻必須完成的任務。這或許是蓋特納可能選擇退出的主要原因。
按彭博新聞社說法,一旦蓋特納離任,意味著奧巴馬的白宮經濟團隊“換血”完成。投資專家克里斯托弗·沙利文認為,蓋特納離任增加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市場和經濟復蘇而言,這不是積極的事”。路透社列出的潛在財長人選包括白宮就業與競爭力委員會主席兼通用電氣公司首席執行官杰弗里·伊梅爾特、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主席希拉·貝爾、美國摩根大通公司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等。
致命國債
總統奧巴馬2日終于在國會兩院先后通過的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赤字法案上簽下大名,讓持續數月的美國債務上限和政府違約風險的討論暫告一段落。作為財長,蓋特納的心里也是一塊石頭落了地。他在《華盛頓郵報》撰文點評本次“馬拉松”談判的第一句話便是:“這是一個可怕的過程,但獲得了一個好的結果。”當真如此嗎?
今年1月6日,美國財政部致信國會表示,美國債務規模在近期將達到法定上限,如不能盡快調高這一限制,美國政府將出現債務違約。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到今年5月16日實際上已突破14.29萬億美元的法定舉債上限。美國人口3.087億,無論老少,平均每個美國人負債約4.6萬美元。蓋特納寫給國會議員的信中透露,目前美國政府每花一美元,其中就有40美分是借的。
靠著美國財政部運用各種會計手段,拆東墻補西墻,美國政府才得以勉強支付各項開支,但若國會再不批準提高舉債上限,政府只能暫時“關門”。美國政府違約可能引發信用評級遭降、美元大幅貶值以及市場拋售美債等一系列嚴重后果,最終會連累全球經濟本已不濟的復蘇局面。財政部之所以設置了8月2日的違約截止期,一方面是財政部屆時將揭不開鍋,另一方面按照常規,國會到今年8月8日將進入休會期。
4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提議成立一個由副總統拜登領導的專門委員會,就削減赤字和提高債務上限進行談判。這個委員會在5月初舉行首次會議。但兩黨在是否增稅、是否接受短期解決方案等焦點問題上爭論激烈,難以達成共識。
為了敦促國會盡管提高債務上限,總統奧巴馬只好親自出馬,與國會參議院領導人舉行會談。他多次會見國會兩黨領導人恩威并施,但成果有限。奧巴馬還特意和國會眾議長博納還舉行了一次“高爾夫峰會”,兩人在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的球場搭檔,打敗另兩位華府高球名宿副總統拜登和俄亥俄州州長卡西奇,但球場上的戰友依舊是談判桌前寸土必爭的頑強對手。
在兩黨陷入談判僵局期間,蓋特納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多次呼吁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彌合矛盾,達成妥協,盡早通過提高債務上限的提案。7月中旬接受專訪時,蓋特納表示:“如果美國國債違約,將對美國經濟、美國金融系統和普通美國民眾都是災難性的,這也會把世界經濟帶到再次衰退的邊緣。”蓋特納在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采訪時還批評共和黨在提高債務上限談判問題上“做得過頭了”。與此同時,兩人總是同時向市場輸出信心,表示最終美國不會出現違約之舉。
7月25日,美國提高債務上限進入倒計時,雖然兩黨分別提出各自提高債務上限的方案,但巨大分歧無法調和。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美債風波“讓美國的債權人和盟友懷疑,美國的政治精英們打算用美國作為全球最佳避險投資地的信譽來冒險”。
7月29日,美國眾議院就共和黨方案進行投票表決。雖然方案以微弱優勢通過,但在當天交付參議院表決時遭到否決。
7月30日,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馬上反擊,投票否決了民主黨方案。眼看兩黨談判崩盤,蓋特納不得不為奧巴馬做出最壞打算。據報道,蓋特納曾邀請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以及前財長保爾森舉行閉門會議,研究美國一旦違約產生的后果及應采取的應急性措施。另有報道稱,財政部長蓋特納找到美國國會當年設置債務上限“違憲”的證據,據稱萬一形勢需要,總統可以不通過國會直接提高債務上限。但如此一來,奧巴馬將承擔重責,并不利其形象。
7月31日,經過艱苦談判,兩黨終于在提高債務上限方面取得共識。根據協議,美國債務上限將至少被提高2.1萬億美元,并且政府在未來10年內將削減赤字2萬億美元以上。協議同時滿足了兩黨的核心要求,即換屆選舉不受債務上限問題困擾且不向美國民眾額外征稅。
8月1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赤字的法案。2日,參議院也通過了這一法案。此后,總統奧巴馬簽署了這一法案。
從現在來看,違約的風險雖然暫時煙消云散,這場美債風波給世界各國和全球市場敲響的警鐘卻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持續鳴響。正如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美國商務部負責國際貿易的前副部長杰弗里·加滕所警告,美債的“挑戰遠沒有伴隨這場危機的化解而結束”。華盛頓智庫彼得森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卡門萊因哈特說,美國債務問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其解決方案也將是長期的。蓋特納隨后也表示,美國經濟遭遇二次衰退的風險很低,但美國會兩黨關于債務上限的爭吵以及債務違約的威脅損害了外界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經濟困局
隨著美國國債危機告一段落,美國白宮將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經濟復蘇之上。如果不是國債上限糾紛拖延數月,以蓋特納為首的經濟團隊或許應該推出刺激經濟的新政策。
就在奧巴馬簽署法案的當天,美國商務部公布了令人尷尬的數據。今年6月份,美國個人消費開支環比下降0.2%,低于經濟學家預計的增長0.1%,為近兩年來首次出現下跌。而6月份個人收入環比僅小幅增長0.1%,為去年11月以來的最小漲幅。個人消費開支約占美國經濟總量70%,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此外,美國商務部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僅增長1.3%,第一季度更是只增長了0.4%,低于此前的預估。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上月27日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褐皮書)稱,美國經濟繼續復蘇,但是多個地區增長緩慢。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下屬的經濟景氣周期測定委員會的五位成員近日都表示,由于消費者和政府削減支出,美國經濟再次下滑的概率正在上升。華爾街知名分析師惠特尼說稱,美國經濟已出現二次探底的跡象。
還有分析指出,盡管備受關注的美國政府違約危機暫時得以化解,但提高債務上限不過是把危機后移,以高失業、高赤字和低增長為特點的美國經濟“兩高一低”困局仍難改變。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1日在《紐約時報》刊文指出,提高債務上限的妥協方案是一場“災難”,它不僅對奧巴馬和民主黨如此,對美國經濟更是如此。它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而且很可能使美國的長期債務形勢惡化,而不是改善。他預計,直到2013年,美國經濟都將處于低迷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削減政府開支,只會使經濟進一步受挫。
此外,隨著提高債務上限問題暫時解決,就業將成為奧巴馬政府的緊迫任務和一道難題,也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兩黨較量的核心議題。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里德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違約問題得以避免,下一步就業日程將置于首位。為尋求連任,奧巴馬希望今年能把失業率降到8.5%以下,但根據目前的經濟形勢,實現這一目標難度極大。
在經濟缺乏增長點,自我復蘇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新的宏觀經濟刺激顯得愈發必要。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近日表示,過早停止財政刺激舉措在當前不合時宜,在美國建筑工人失業率高達20%以及利率處在歷史低位的背景下,美國應當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并加大削減雇員薪資稅的力度,以創造新就業崗位和刺激消費,避免出現“失去的十年”。
盡管財政政策受到限制,預計奧巴馬政府仍會千方百計推動一些新刺激政策,這從債務上限提高的額度上即可推測。2011和2012財年美國財政赤字仍將超過萬億美元,這仍遠遠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美聯儲前副主席艾麗斯·里夫林藥方:短期內刺激經濟增長的財政舉措、精簡政府開支、推進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完善稅制。然而,這劑藥方的藥引子則是兩黨為美國經濟強勁復蘇和民眾福祉進行妥協的誠意。與此同時,在貨幣政策上,美聯儲預計會繼續保持寬松貨幣政策,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性增大。美聯儲將于下周舉行貨幣政策決策會議,將是觀測其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