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5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1598萬億美元,美債違約中國損失將最慘重
●華爾街機構認為,美國出現債務違約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兩黨討價還價是場“政治秀”
●美國每支出1美元,就有大約40美分是借的
5月16日,美國政府公共債務達到了創記錄的國會法定的14.29萬億美元,接近了國會規定的上限。經過多次談判,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仍未達成一致,在距離8月2日的違約期不到4天時間里,要么國會調高國債上限,同意政府繼續借錢;要么美國遭遇高額債務違約,政府陷入困境,由此引發新一輪金融海嘯。
目前,美國每支出1美元,就有大約40美分是借的,美國如此“綁架”世界經濟,引發全球市場巨大擔憂。
違約后果遠超雷曼兄弟破產
美國債務一旦形成違約,后果非常嚴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其威脅程度遠大于雷曼兄弟破產所造成的影響。
專家估計,一旦美國違約,市場上就會出現拋售美元的風潮,投資者會把資金從美國大規模撤出,美元將大幅度下跌,全球金融可能陷入混亂,由此引發新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恐怕也在所難免。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景乃權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說,由此造成的危害,從短期看是經濟大動蕩,由債務金融危機衍化為經濟進一步衰退以致危機;由于美國是世界經濟火車頭,必然使全球經濟進入動蕩蕭條階段。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表示,由于現行全球金融市場定價體系是以美國國債為基準的,如果美國最終發生債務違約,整個國際金融市場都可能發生崩盤。
華爾街認為是場政治秀
美國總統奧巴馬警告,如果在8月2日之前兩黨不能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協議,美國出現債務違約的結果將是“災難性”的。然而,令人頗有些驚訝的是,華爾街對此卻沒有“反應過度”,多數投資者仍在期待國會在最后一刻達成協議。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本周已經連續三天下跌,代表市場趨勢的標準普爾500指數27日下跌2%以上,為近兩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但是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當天股市大跌主要是由于經濟數據疲弱和一些公司業績令人失望,而并非單純受到債務問題影響。
從業經驗超過33年的紐約證券交易所資深交易員艾倫·瓦爾代茲說:“我認為國會議員可能會在最后一刻,也就是8月1日達成某種協議。當然,現在市場也在傳言實際上8月2日并不是最后期限。”
目前,華爾街機構普遍認為,美國出現債務違約還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但也有分析師警告,一旦這種情況發生,華爾街將會被打個措手不及,投資者受到的損失將會高于雷曼公司破產。
實際上,在多數投資者眼中,兩黨在債務上限的討價還價更多是場“政治秀”。
近10年來美國負債上限演變
2001年 5.95萬億美元 已觸頂
2007年 9.8萬億美元 已觸頂
2011年5月 14.3萬億美元 已觸頂
2011年6月 計劃提升至16.7萬億美元
如果違約中國損失將最慘重
美國一旦違約,中國損失將最慘重。同時,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暴跌且美元也隨之大跌的話,亞洲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價值可能暴跌,亞洲金融市場將陷入崩盤危機。
據美國財政部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1598萬億美元。
業內人士表示,即使美國國債能夠避免技術性違約,中國手里的美國國債也可能出現大幅縮水。如果美國國債利率顯著上升,中期內無論是美國國內通脹還是美元貶值,都可能導致中國所持美國國債大幅縮水。
事實上,整個世界經濟都在屏息觀望。“誰持有的(美元)越多,誰受的損失就越大,這非常明確。”著名財經評論人葉檀說。
美債之外,其他的外幣資產并非就“安然無事”。歐洲方面,評級機構惠譽13日將希臘主權債務評級下調至“CCC”級,這是僅比“違約”高一級的垃圾級別。與此同時,穆迪12日將愛爾蘭政府債券評級由Baa3下調至垃圾級Ba1,并維持評級前景為負面。而且,隨著意大利及西班牙近日國債收益率的上升,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也開始受到威脅。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但現在是所有的蛋都有縫。”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對此形象地比喻道。他指出,面對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動蕩,中國要對海外資產可能出現的損失有心理準備。
提問美債
中國為什么必須買美債?
截至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31974.91億美元,如此驚人的一筆外匯儲備,除了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負債消費國,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難以消化,即使中國有意分流外匯投資,也難找到第二個有如此容量的、安全的金融投資市場。事實上,即使做美國“大債主”實際上幫了美國人的忙,美國仍有許多人并不放心,甚至總統奧巴馬都免不了要驚呼“再不能借中國人這么多錢”,連美國都是這樣,那些經濟規模和舉債規模遠不如美國的其他經濟體,又如何敢承接中國這樣的“大單”?
中國能不能拋售美債?
中國一旦大幅拋出美債,勢必造成其他債主的恐慌,產生足以壓垮債券價格的連鎖反應,最終吃虧最大的,一是“欠債人”美國,二是“大債主”中國;目前美國政府依舊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行事,該印鈔就印鈔,該增發便增發,中國仍無法掌控外匯儲備的安全。即使真能拋掉全部美債,但在目前的國際外匯體制下,中國勢必無法改變外匯儲備以美元為主的現實,結果只能是既做不成債主,又保不住財富。盡管持有美債絕非好的選擇,但在目前情勢下捂著不操作,卻的確是“最不壞的選擇”。
美國國會為啥不通過?
距離8月2號的債務違約期還有不到四天,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仍未達成一致,兩黨到底為啥?
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稱,我們可以把政府比看作一個管家,這個管家花錢是要有監督的,有限度的。美國政府舉債過日子,但不能欠得太多,這就得有一個上限,所以大概在1917年的時候,他們就設定了一個“債務上限”、“債務限額”,這個限額就是根據每年自己的收入水平設定一個上限。現在爭吵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是政府說,我能不能多點借貸的權力,國會就說,不行,你多借的話,到時候還不起怎么辦?
美國國債的主要持有人有哪些?
在美國14.34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總額中,美國國內及國外投資者持有的各類短中長期國債約9.74萬億美元,這部分被稱為“公共持有債務”;其余4.60萬億美元由美國政府管理的社保和信托基金持有,被稱為“政府內部持有債務”。
在9.74萬億美元公共債務里,約4.45萬億美元由外國投資者持有,其中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單一債務持有國,持有額占美國公共債務的12%左右。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美國國債持有主體,持有額占美國公共債務的10%左右。
市民如何防范美債危機?
國際投資大師羅杰斯(JimRogers)相信,即使國會與政府未能就上調債務上限達成共識,政府也不會在8月關門。但他認為,政府需要大幅削減支出,特別是軍費方面的支出。羅杰斯還表示,他持有中國股票,并認為人民幣較美元更加安全。
同時,近期黃金市場不斷創出新高也證明由于避險情緒的增加,避險資金再度涌向黃金市場,投資專家建議,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始終未現根本性轉機,購買黃金能抵御部分風險。
下調美國評級比違約影響更大
昨日有媒體調查報道稱,標普、穆迪和惠譽三家主要評級機構中至少有一家將調降美國信用評級。
貝萊德集團多位分析師也表示,美國有可能失去其3A評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新總裁拉加德敦促美國盡快打破債務談判僵局并及時提高舉債上限,同時警告說如果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降或出現債務違約,將波及全球經濟。
美國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表示,美國失去3A評級的影響比違約還要大。失去3A評級對美國意味著什么?摩根大通固定收益部門全球策略主管特里貝爾頓指出,假設美國信用評級降至“AA”級,屆時美國長期國債利率將上升60至70個基點,意味著美國政府每年將多支付1000億美元利息,給經濟發展帶來沖擊。美銀美林駐紐約高級經濟學家漢森更表示,對于一些長期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而言,美國實際上已失去部分長期信用。
美聯儲報告:美國多個地區出現經濟增長放緩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7日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說,美國經濟繼續復蘇,但是多個地區增長緩慢。
美聯儲的報告稱,在6月至7月初的這段時期內,美國大西洋沿岸的六個地區經濟活動放緩。達拉斯地區經濟慢速增長,明尼阿波利斯地區受政治和天氣因素影響,增長放慢,其余四個地區繼續溫和增長。
報告稱,消費者開支整體增長,汽油價格下降有望推動消費;制造業活動整體擴張,但資本開支計劃更加謹慎;非金融部門活動整體改善。報告同時指出,就業市場仍然疲軟,房地產業“變化不大和仍然疲弱”。
報告根據美聯儲所屬12家地區儲備銀行的最新調查結果編制而成。美聯儲每年8次發布這份被稱為“褐皮書”的報告,它是下一次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例會上的重要參考材料。
美國商務部將于29日發布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數據,市場普遍預計增幅在約1.7%的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