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正在組織多個部門制定針對中小企業的系列扶持政策,預計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陸續推出。
知情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國家將出臺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融資,以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而相應的準入政策將進一步放開,準入門檻也將降低。
致力于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研究的機械工業信息中心,向本報記者提供的相關會議活動材料顯示,研究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問題是一個大課題。相信有關部門在‘十二五’期間會陸續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來解決中小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事了多年相關政策研究的機械工業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劉功效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世界各國的難題,相信我國有關部門會高度重視!霸诶妹耖g資本的問題上,我們建議通過建立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引導民間資本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融資,并幫助中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信用體系,也可以通過發行債券和股權融資等多種形式,破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毕嚓P人士介紹。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引導民間資本的過程將分為三步走。首先,中央會建立一個政策框架,出臺一系列的指導文件和法規,調整民間資本準入制度,并建立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股權融資的相關規范;第二步,有關部委將通過建立具有示范性的中介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和民間資本牽線搭橋;最后,將這一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劉功效介紹,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途徑的同時,中小企業本身也應設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企業的升級轉型。
上述知情人士還透露,民間資本對中小企業的投融資將進一步放開,門檻也將降低。另外,國家會鼓勵民間資本投向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和稅收優惠。
對這一說法,劉功效予以認同。他還建議,“十二五”期間民間資本可以選擇優先進入具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中小企業。
劉功效還認為,“鼓勵自主創新”應該要成為“十二五”期間出臺的中小企業系列扶持政策的一大思路。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推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將通過兩條路徑實現。一方面,國家將出臺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向有自主創新實力的中小企業傾斜。而對于暫時不具備創新能力,但有創新意愿的中小企業,國家將通過設立中介服務機構的方式,在中小企業和科研院所之間建立合作。另外,在國家大型項目、政府采購以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在達到技術標準或服務要求的前提下,將優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另一方面,對于技術附加值較低的中小企業,國家除了會逐步降低稅收減免的幅度,還將力促企業間進行兼并重組,并對兼并重組后進行自主創新的企業給予新的政策扶持。
劉功效介紹,下半年,有關機構還將舉行相關研討和調研,摸清中小企業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為我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