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正步履蹣跚地經歷一場自大蕭條以來最緩慢的經濟復蘇,但美國公司卻準備發布業績強勁的第二季度財報,暴露出企業業績和美國整體經濟狀況之間的巨大差異。 在美國正式宣布走出經濟衰退的兩年后,有一系列跡象表明,目前的經濟復蘇是二戰以來美國政府開始數據跟蹤后最糟的一次。失業率居高不下,刺激開支所需的銀行貸款水平過低,房價低迷,家庭對美國經濟狀況的期望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很多經濟學家預測,這種低迷的復蘇過程可能會持續多年。 然而在此背景下,很多美國企業卻有望在本月晚些時候發布第二季度財報時,實現出人意料的強勁利潤。據紐約金融服務公司Brown
Brothers
Harriman有關華爾街預測的分析報告顯示,預計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整體利潤同比將大增13.6%。 該公司的市場策略師說,總體來看,企業的盈利能力遠遠強于美國經濟的復蘇勢頭。 很多企業,特別是科技和制造業公司,正受益于新興市場的大規模需求,它們在新興市場上的銷售份額不斷增大并從中獲利。經濟衰退過程中進行的成本削減有助于這些企業提高生產力和盈利能力。 不過雖無近憂,必有遠慮:預計美國公司2011年下半年的利潤增長會放緩,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疲弱以及對美國經濟的擔憂持續存在等。此外,零售和其它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公司可能在財政方面仍會感到拮據,因為美國人不僅在償還債務,而且依然不愿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