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上居住過最多皇帝的城市,在其漫長的建城史中,洛陽可謂是為“皇帝的幸福”考慮最多的城市。如今,“皇帝的幸福”早已讓位于“市民的幸福”。圍繞“福民強市”總體目標,經過近10年不間斷地文明創建工作,這座千年帝都正成為令662萬洛陽人民生活舒心的幸福之城。 2010年11月21日中共洛陽市委召開九屆十六次全會,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在會上發表講話。會議提出,洛陽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是“福民強市”。具體內容就是“兩個高于、兩個確保”,即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和生態建設主要指標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鄉居民的幸福指數和對黨委、政府工作的滿意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確保社會穩定絕對不出大的問題、確保安全生產絕對不出大的問題。基本定位是國際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示范市和重要經濟增長板塊、生態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顯的新型工業化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在去年底召開的洛陽市委經濟工作會上,洛陽市提出2011年要堅決打好項目建設、經濟轉型、機制轉換、城建提升、民生改善、環境創優這六場攻堅戰。今年3月,洛陽又將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列為攻堅戰,簡稱“六加一攻堅戰”。具體包括: 項目建設攻堅戰。重點抓好三件事:示范帶動;招商引資;獎懲兌現。結合產業集聚區建設,用“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大平臺”的思路和做法,促進項目建設和產業集聚區整體提升,推動全市產業集聚區各項指標走到全省前列。 經濟轉型攻堅戰。堅持“調整、提升、融合、順應”八字方針,搭建產、學、研融合和軍民融合的平臺,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向戰略新興產業集聚,進一步提升全市產業優勢。同時,要靠經濟轉型保安全,真正解決安全生產問題。 機制轉換攻堅戰。要堅持職工利益最大化,堅持全過程公開透明,堅持因地制宜,“靚女先嫁”,確保全市國有集體企事業單位改革改制任務今年大頭落地。 城建提升攻堅戰。重點抓好三件事:突出洛陽城市特色;用好市場經濟法則;扎實開展創建活動。要特別強調規劃先行,堅持“文化為魂、水系為韻、牡丹為媒、產城融合、帶狀發展,生態宜居”的思路,打造中心城市;要特別注意用經營城市的理念來解決當前遇到的難題,用和諧拆遷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民生改善攻堅戰。重點干好三件事:促進全民創業;抓好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不折不扣地辦好十大福民實事。要切實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上學難、上學貴”,“看病難、看病貴”,“買房難、買房貴”,“物價高、漲得快”等熱點難點問題。 環境創優攻堅戰。圍繞“環境創優年”活動,在政務環境、社會環境、安全環境三條戰線全面展開,要敢于動真招、下硬手,從點滴做起,把洛陽的發展環境打造成為全省最優、全國一流,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流入洛陽。 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攻堅戰。洛陽最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歷史文化傳承、牡丹文化產業、河洛文化知名度,洛陽要努力打造好河洛文化傳承的品牌,實現文化、旅游、生態的新突破、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