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開出國內個人網店第一張稅單。淘寶網女裝網店“我的百分之一”被武漢市國稅局征收其2010年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滯納金共計430.79萬元,數額之大令人咋舌。
對此,有網民認為,網店征稅是必須的。不過,任何征稅都必須事先制定并公示規則,不能夠稀里糊涂地想收就收。網店作為新生事物,有關部門既應該收稅,也應該出臺扶持政策,“放水養魚”。
納稅是網商法定義務
新華網網友鄧海建認為,就在全國對網商征稅的態度尚不明朗之際,武漢率先拉開個人網店征稅閘門,注定要引發諸多反對之聲。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有交易,必征稅——這是市場的邏輯,也是歷史的邏輯。網絡交易也是商業行為的一種表現形式,納稅是網商的法定義務。換言之,輿論對網店征稅的爭議,與其說是“是非”之問,不如說是征稅時機的考量。
新民網網友張燕稱,那些做大做強了的網店,特別是一些企業性質的網店,確實應該繳稅。但是,財稅制度之于國家的重要性、嚴肅性、法治性,不能被遮蔽。既然網店是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沒有對應的征稅細則,那么細則頒布之前,貿然征稅是不應該的。
有網民表示,對征稅有心理準備,不過他們更關心征稅標準如何制定,以及是否會全面推廣。網店的最大優勢是比實體店價格低,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網店沒有納稅的基礎之上。如果對網店征稅,網商只能提高價格,這將極大削弱網店的競爭力。
要收稅更要“放水養魚”
我國于2010年7月1日起推行了《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國內網店開始步入“實名制”時代。在該《辦法》推行之初,各界普遍猜測,這將是對網店征稅的“前奏”。但網友稱,目前電子商務征稅時機尚不成熟。
某知名網站微博發起的“你支持對網店征稅嗎?”的投票結果顯示,高達82%的網友反對征稅,認為繳稅壓力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網店的價格競爭力會下跌。表示支持征稅的只有6%,認為經商就要承擔相應的納稅義務,另有12%的網友持觀望態度,看將來征稅標準和覆蓋面是否和合理,合理就支持。
新華網網友鄧海建認為,圍繞網店實名登記與納稅義務產生了諸多爭議。但爭議之后,自上而下也形成了一些共識:一者,我國電子商務雖然開始“賺錢了”,但這點小錢相較于成熟的業態來說,確實是九牛一毛,不值得財政跳出來“薅羊毛”;二者,電子商務在金融危機之下,解決了經濟社會不少難題,一旦規模化征稅,結果不僅是涸澤而漁,很可能將民生問題重新推置于社會。
網店征稅須體現公平
新浪網網友盛翔表示,嚴肅的網店稅收問題,還是應該盡早得到明確為好。該不該征,怎么征,稅率如何,有何優惠,這些問題都應該經過公開的討論,并由中央稅務機關統一明確。惟其如此,網店經營者才能不留擔憂地健康經營。
網易網友王捷認為,網店是新生事物,之前法律規定缺失,后來有了暫行辦法,也沒有很好地宣傳。相關稅務部門要宣傳和引導結合,收稅不僅僅是收錢,要在充分宣傳稅收政策的基礎上搞好收稅工作。
新華網網友梁江濤稱,網站征稅的一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達到與實體店間的稅負公平。稅務部門在征稅前,要做足網店稅源調查、稅務登記、納稅申報以及細化征管的功課,出臺稅收政策既要在征收環節體現公平,又要“放水養魚”,運用稅收優惠政策激勵與扶持網店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