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出口管制新規將中國排除在外
|
短期內無望對華放松管制,商務部稱對此深感失望
|
|
2011-06-29 作者:記者 孫韶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歷時約一年的美國出口管制體系改革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然而中國仍被排除在放松出口管制的名單之外。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日前發布了美國出口管制政策新規——《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Strategic Trade Authorization License Exception),這項被稱作“美國出口管制體系改革重要一步”的規定,將中國排除在44個可享受貿易便利措施的國家和地區之外。 就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28日公開回應稱,美方依然維持對中國的這種歧視性做法,不符合中美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定位,中方對此深感失望。“美國一方面強調對華貿易存在逆差,另一方面卻又限制對華出口,拒讓中國企業享受相關貿易便利,這是一種自相矛盾的邏輯和做法!币员硎。 美國于2009年8月開始全面評估現行出口管制體系,并于去年8月31日正式啟動出口管制體系改革程序,并把此項改革作為貫徹奧巴馬政府“五年出口倍增”計劃的一項重要措施。去年11月,美國白宮官方網站就奧巴馬總統決定建立新出口管制體系發表文章,闡述此次改革的初衷和改革的基本思路時稱,此次出口管制體系改革的重點是對“管制對象、如何管制以及如何實施并管理管制”進行調整,將通過重點管制最關鍵產品和技術,以及提高核心制造業和技術領域競爭力來促進美國國家安全。 而“(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是奧巴馬總統的出口管制體系改革計劃當中的重要一步”,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局長Hirschhorn日前表示。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在發布《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時說,“在不斷變化的經濟和科技環境中,我們目前面臨嚴重威脅”!坝辛嗽S可例外新規,美國出口企業再也無需每年對近3000種交易類型苦苦尋找許可條文了,這涉及14億美元的貨物和技術”!霸S可例外新規使我們可以集中精力關注那些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風險的產品并促進美國出口”。 而此次改革也是戰后美國對出口管制體系改革動作較大的一次。作為美國出口管制重點限制國,中國一直對此次改革寄予極大關注,并多次在雙邊戰略對話等場合呼吁美方能放松對華出口管制,促進雙邊貿易平衡。而美國也曾多次做出承諾稱“正在考慮放松在中美貿易中糾葛已久的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 不過,美方的言行不一卻讓中國大失所望。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了《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的修改意見,并開始征求公眾意見。在修改意見中,調整了164個出口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控制程序,名單上卻沒有中國!爸袊煌耆懦谕狻,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曾對此評論說,“一個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卻被排除在外,這顯然是不利于美國企業和美國就業!彼⒎Q:“我們一直希望本屆美國政府能夠改革出口控制,我們等了兩年! 為何美國一直不肯放松對華出口管制?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顯然,美國國內仍保持著冷戰思維,認為中國如果掌握了高技術就會用于軍事。另一方面,美國擔心中國獲取了美方技術,會進一步縮短與美國的技術差距,與美國相關產業形成競爭。他們認為,中國本身具有的產業集聚優勢再加上來自美方的技術,會形成非常強大的競爭力。此外,美國也擔心中國技術進步會帶來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進入美國。 社科院國際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美貿易框架越來越邊界化,在很多問題上雙方都有共識,但是要改變現狀就很難。出口管制的問題在美國歷史上已經根深蒂固,短期內很難對中國放松。 宋泓認為,中美經貿關系面臨重新定位與調整。中國一方面可以主動積極推動兩國各層次交流,尤其是高層交流,讓美國各層面都了解到中美共融發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既然你不讓我進口,我就大力鼓勵自己生產”。他建議中國可以在自主研發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與美國形成制衡。 姚堅28日表示,近年來,美對華出口快速增長,但高技術產品遠遠滯后于農產品等商品。中國的廣闊市場為美企業擴大對華出口創造了巨大商機,不合理的出口管制政策制約兩國貿易發展,也直接損害美國企業利益,減少美國就業機會。 “放寬對華出口管制一直是中方的重大關切”,姚堅再次呼吁,希望美方能夠采取務實行動,切實落實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及中美商貿聯委會達成的共識,改變對華歧視性做法,推動中美高技術貿易實質性發展,促進中美貿易平衡。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