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辦的“2011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來自中科院7個研究所的17個生物醫藥項目成功與濱海新區14家需求企業對接,中科院科研成果在天津實現“開花結果”。 據了解,參與此次對接的中科院研究所有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動物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等7家。涉及的對接項目包括農產品廢棄物生物處理、農藥殘留檢測、觀賞蕨類植物培育等。 來自天津濱海新區的沙船(天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此次與動物研究所實現對接。公司總經理劉忱表示,過去沙船公司以產品代理為主,缺乏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在中科院院地合作局的牽頭下,雙方正式就天津抗腫瘤和抗衰老藥物的開發達成意向。公司將盡快投入資金,為藥物的臨床試驗做好準備,使其成為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產品。 天津濱海新區科委主任黃亞樓說,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濱海新區八大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已形成較為堅實的科技和產業化基礎,成為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科技研發、轉化和產業化的基地,生物技術研發團隊超過100個。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劉新建認為,中科院作為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機構,今后進一步促進科學成果的順利轉化,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體現科學成果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