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座巨型水電站將橫跨金沙江,規劃發電規模相當于兩個三峽工程,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稱“三峽集團”)近日披露的這條信息,再度引發了強烈關注。
19日,三峽集團發布了《2010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稱,正在加快推進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4座巨型水電站建設。這四座電站總規劃裝機規模近43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1900億千瓦時,約為三峽工程的兩倍。 而事實上,早在三峽大壩建設之際,金沙江上的這4座電站就已經悄然開工。更令人驚奇的是,金沙江早已被密集的水電站占據,中央和地方水電開發商在此跑馬圈水,已有多年。
三峽集團要背水一戰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從三峽集團拿到的《環境保護年報2009》顯示,三峽集團負責建設的金沙江上的4座水電站干得正歡。 溪洛渡水電站工程和向家壩水電站工程已經分別于2007年和2008年實現大江截留。該電站設計裝機容量分別是1260萬千瓦和600萬千瓦。 白鶴灘水電站規劃裝機容量1305萬千瓦,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烏東德水電站規劃裝機容量870萬千瓦,已完成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19日下午,三峽集團新聞宣傳中心主任朱光明透露,向家壩、溪洛渡兩工程將于“十二五”期間全面建成,白鶴灘、烏東德兩工程也將于“十三五”期間全面建成。 按照三峽集團的部署,“2011年”將是“志在必奪”的一年。用三峽集團的話說:2011年,是確保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按期蓄水發電目標的攻堅年,是水庫移民遷復建項目建設的決戰年,是白鶴灘、烏東德水電站籌建工作和實行“先移民、后建設”試點方案的啟動之年。 “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對金沙江項目建設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來說,無異于背水一戰。”三峽集團一份內部資料稱。 有分析人士指出,三峽集團選在目前十分敏感的時機公布社會責任報告,客觀上可能起到為正在加緊建設的4個電站贏得寬松的社會環境,為巨大的建設壓力卸壓的效果。
跑馬圈水幾近瘋狂
事實上,在金沙江上,正在加緊建設的遠不止這4座水電站。按照《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規劃報告》,在金沙江中游共規劃開發上虎跳峽、兩家人、梨園、阿海、金安橋、龍開口、魯地拉、觀音巖8個水電站。而在金沙江下游,也規劃開發了12座水電站。
為什么是金沙江?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水利水電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水能蘊藏量達1.12億千瓦,約占全國水能蘊藏總量的16%,占長江水力資源的40%以上。 “金沙江是我國亟待開發的最大水電基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水能資源最富集的河流。”云南民族大學那金華教授說。 而水電企業一旦掌握了巨大的水電資源,則意味著長期利益有了保證。 正是看到了金沙江水電開發的巨大甜頭,近年來,大小水電開發商紛紛開進金沙江,“跑馬圈水”、“遍地開花”、干支流“齊頭并進”、“未批先建”,幾近瘋狂。
環評難阻密集水電開發
溪洛渡水電站、華電魯地拉水電站和華能龍開口水電站的建設,都曾經因為環評問題被環保部叫停。 然而,通常大型水電項目的投資都以數十億、上百億元來計,環保部門發出處罰禁令時,項目大多都已經截流,生米煮成了熟飯。叫停只是給予短期停工的威懾,基本不可能再否決項目本身。 “殷鑒不遠,當‘先上車后買票’成為習慣的時候,人們也不能不擔憂,此番處罰是否也會重蹈‘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覆轍?”綠家園志愿者、自然之友、地球村等21家環保組織在日前發出的《金沙江開發決策須對歷史負責的呼吁書》中表達了這樣的擔心。 多年來,這些環保組織一直在與水電開發商們抗爭。綠家園招集人汪永晨告訴記者,每一次到金沙江一帶走訪,都會被跟蹤,有時甚至半夜被陌生人敲開門檢查證件。 “正在進行的西南水電開發的‘大躍進’,其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不亞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對森林的毀滅性砍伐。”地質學家楊勇對記者說。 金沙江沿線是我國生物多樣性密集區。而由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出具的《金沙江中游河段阿海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已承認,“由于下游金安橋電站已在建設,已阻隔了圓口銅魚、長薄鰍等產漂流性卵魚類的繁殖”,“大量的土石方工程也存在水土流失隱患,這些影響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安置區自然環境造成很大沖擊。” 這份報告書還稱,大量移民也會帶來一些社會環境問題,包括區域經濟、少數民族、社會穩定、就業和居民生活質量問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