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師們看來,目前A股市場還是震蕩市,本周出現的反彈無非是“市場跌多了就會漲”。市場大的趨勢如果想改變,還需要別的因素,比如國際板推出或者政策放松。
國際板推出的腳步已漸漸臨近。毫無疑問,作為有望并行于A股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國際板推出對當前A股市場也將產生深刻而復雜的影響。分析人士指出,國際板推出影響應一分為二地看待,盡管國際板將加大股票供給壓力,但同時有助于催生積極的股市政策,從而對市場與藍籌股產生正面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就對A股影響而言,或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際板推出當時的內外部環境。 “如果推出時大家對經濟以及上市公司盈利預期仍然很差,那么國際板推出自然會加重這樣的不好預期,從而對A股產生暫時的不利影響。如果那時市場預期有所改善,或者說處于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中,國際板反而可能起到一個助推市場的作用。”上海證券分析師蔡鈞毅認為。 實際上,相比國際板的負面因素,分析人士更多是對其積極意義給予肯定。 “從目前情況看,首批國際板公司可能來自紅籌股回歸。考慮到目前很多公司的A股價格相比其H股都有折價,紅籌股國際板上市反而有助于提升A股相關公司估值。”廣發證券某研究員指出。 “A股投資者歷來都有炒新的偏好,如果當時市場環境好,國際板推出后受到投資者追捧也是大概率事件。” 而歷史數據表明,超級大盤股上市對于市場的積極影響偏多。“據我們對之前10只超級大盤股上市后的A股表現分析,10次中市場有8次出現上漲,說明超級大盤股上市有助于市場的見底反彈。”蔡鈞毅說。
本周,有媒體回顧:“一年前的這個時候,這個點位,市場同樣陷入糾結。伴隨在糾結背后的,也幾乎是和現在同樣的原因——從積極方面看,破發、破凈股開始出現,市場估值進入近四年低位區域;大盤在持續下跌后,技術指標發出底背離信號……順著溫故知新的邏輯推演,很容易就能夠找到打破糾結的力量——政策放松。事實上,一年之前的市場糾結并未持續很久,伴隨7月份的政策放松,A股市場一改頹勢,發動了持續近4個月的大幅反彈。而現階段呢?政策同樣被投資者寄予了最大的希望。畢竟,在經濟數據逐漸走入預期之內的時候,市場變化需要新的變量刺激,而政策在經濟下滑趨勢明顯的背景下,發生變化的概率最大。不僅如此,今年企業普遍庫存不高的特點,導致經濟下行的慣性力量不會很大,也意味著經濟自身對政策放松的敏感性會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宏觀政策的走向,各基金投研團隊分歧較大。 偏謹慎的觀點如重陽投資認為,下半年在通脹壓力消除之前和主要城市房地產價格未有明顯回落的情況下,宏觀政策不具備大幅放松的基礎,這一點與去年下半年有所不同。后續政策仍值得密切關注。信誠基金也表示,通脹創出新高,使得宏觀貨幣和行業政策將繼續保持緊縮的態勢。預計這樣的政策走向將在年內持續。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是考慮到加息對企業財務成本的壓力以及企業盈利能力的下降態勢,加息的幅度和空間應該不大。 相對樂觀的觀點如,諾安基金認為,基于目前國內經濟增長開始放緩,下半年通脹壓力有望減輕,貨幣政策未來進一步收縮空間有限。貨幣政策將逐漸轉向微調,甚至進入觀察期。因此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收縮對A股市場的抑制效應會逐漸淡化。長信基金認為,在宏觀層面對于微觀的傳導已經很明確的情況下,繼續大幅度緊縮的概率不大。目前依舊處于高通脹的后期,比較2004年和2008年看,政策大方向的轉仍需要時間,但是繼續加碼也是會相對謹慎。
機構總體認為,把握市場未來機會要從政策紅利著手,如保障房、稀土、新能源等。 近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強調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明顯釋放了高層的相關意圖。李克強表示,中央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對地方的資金支持力度,各地也要集中財力用于保障房建設,抓緊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資機制,吸引各方面資金投入。 為完成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中央安排補助資金1030億元。同時,國土資源部公布了2011年的住房土地供應計劃,在去年計劃的基礎上,今年的計劃供應量達到21
.8萬公頃,提高18%,所以,保障房概念股有望中期繼續活躍。 據有關機構測算,保障房每平方米約需使用50公斤鋼筋,地基的鋼筋用量約占總用量50%。按照套均50平方米計算,1000萬套保障房開工前期需要使用的鋼量約在1250萬噸。但1000萬套保障房并非全部是新開工建設,還存在一定比例的已有房屋進行充抵,因此實際的需求量應該接近1000萬噸。 銀河證券有關分析師表示,1000萬噸對年產量超過6億噸的鋼材市場來說是一個小數字,但由于目前鋼廠的開工率已經普遍臨近極限,若在幾個月內集中出現增量需求,鋼材市場仍然可能會出現一個階段性的供需緊張。有分析認為,這將形成一段“脈沖式”行情,以建筑鋼材生產為主的企業將有望迎來盈利高點。 興業證券表示,目前需要跟蹤一些政策,比如之前的稀土行業,接下來可以關注一些火電的脫硫脫硝,垃圾固廢的回收,水資源再循環利用,這種局部性的細分行業里面,如果國家會出一些相關政策,便可能會跑出來一些大黑馬。另外,還可以關注新能源行業,電荒已經影響到在新能源上的一些布局,現在核電被暫停了,國家可能會在能源行業中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這將帶來一些機會。 中信證券表示,從量化分析的角度看,在通脹的高點或末端,包括醫藥在內的大消費有明顯的超額收益,目前資金流入了這些板塊,從相對收益而言,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另外,目前銀行、地產的估值非常低,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大消費、銀行、地產和中小市值等股票都是關注的對象,對它們可保持持續的跟蹤。 機構同時認為,在目前的操作中,要短期謹慎做多局部個股,近期可把目光轉向中報大幅預增的相關品種,如中環科技連續漲停就是龍頭體現。其他方面,可逢低重點關注有資源優勢的相關品種以及保障房概念和釀酒煤炭板塊。 (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經濟參考報》、中國證券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