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時間昨天晚上19時許記者發稿時,離一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拍賣結束還有約15個小時。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北京時間今天晚上,今年誰能成為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幸運兒”,就將有了確切答案。
目前可以確認的是,今年已參與競拍者僅有兩人,兩人總計在競標開始后出價7次,但競標價已突破200萬美元,達到了234.56萬美元。而去年該項拍賣價格最高達到了263萬美元。由于每次拍賣競爭激烈都是最后幾個小時,業內人士分析,今年的競拍價很有可能突破去年的高點。即使以目前的234.56萬美元計算,相當于人民幣1500余萬元,如此高價購買到“股神”3小時時間,其價值到底該如何計算?
巴菲特午餐之所以飆升到如此高價,與兩位中國人的參與息息相關。而他們在競拍成功后的言論顯示,面晤“股神”才是他們的動因,一擲百萬美金,并非為了“慈善”。
每年巴菲特都會將午餐拍賣所得捐給舊金山慈善機構葛萊德基金會,用于幫助舊金山海灣地區的貧困和無家可歸的人;饡軌虻玫竭@筆巨款需要感謝巴菲特已故第一任妻子蘇珊·巴菲特。她曾經是這一基金會的義工,一共在該基金會工作了20年,在蘇珊的提議和撮合下,巴菲特從2000年開始舉辦午餐義賣活動。最終勝出的競拍者,將獲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3小時的機會,還可以攜帶最多7名親友前往。
今年慈善午宴在eBay網站開拍,起拍價仍為2.5萬美元。但2000年到2002年的巴菲特午餐是通過實體拍賣會進行的,最終中標金額僅有5位數。2003年,網絡競標形式取代了實體拍賣,競標價才沖上了6位數。2006年,步步高電子創始人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的價格刷新了午餐價格的記錄;而2008年,伴隨被稱為“中國私募基金之父”趙丹陽為慈善午餐出價211萬美元,午餐價格由此被推上了7位數的關口。去年,“股神”午餐達到歷史最高點,為263萬美元,是起拍價的105倍。
“中國人就是錢多人傻!好大喜功,花這么多錢請吃飯就是為了炒作自己!薄罢嬉龃壬茷槭裁床恢苯泳杞o中國窮人?而要跑到美國去?”其實,巴菲特午餐到底值不值,普通投資者的價值取向永遠和富豪們合不上拍。
有人在網上描述巴菲特和趙丹陽吃飯過程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趙丹陽問:“如果所買的股票一直不漲怎么辦呢?”巴菲特答:“不賣出,等它漲!壁w丹陽又問:“如果一直不漲呢?”巴菲特答:“買錯了。”發帖者由此得出結論:“這揭示了價值投資的全部精華,價值投資的精華在于買對股票!鼻也徽f此段對話是否屬實,但股民們對此的反應是“趙某是應該找巴菲特吃飯,感覺他對股票的認識比我還外行!
記者多方查詢發現,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后,不管真的假的,拍賣競得者都稱“很劃算”。
先說這兩位華人。步步高電子創始人段永平認為,巴菲特的每個小時大概值300萬美金。言下之意,62萬美元很便宜。段永平當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我看了他的投資故事才決心做投資,”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初衷,是希望當面道謝。
趙丹陽則表示,“這頓午餐很值,我得到的東西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對一生的投資都有重大影響。”趙丹陽當年表示,“我今年37歲,在中國沒有經歷過很多經濟周期,但巴菲特經歷過很多經濟周期,我向他問一些關鍵的觀點之后,就不需要等到下一輪周期來確認這件事,這個太值了!
再說說海外中標者。2007年,美國對沖基金公司首席執政官GuySpier以65.01萬美元贏得拍賣。GuySpier后來撰文表示,同巴菲特共進午餐,不僅是參與慈善活動的良好機會,也上了一堂大師級的投資課。2009年,來自加拿大的Salida資本財富管理公司以168萬美元的代價,拍到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該公司CEO也表示,巴菲特的智慧和經驗對其具有重要價值,但“其中的價值完全取決于你如何看待”。
按照常理,一頓午餐3小時的時間,確實有機會能聆聽到投資大師的一些真知灼見。但指望有了這3小時就能成為投資大師,恐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如果有人能做到這一點,或許是因為早就具備了投資大師的潛質。
“那頓午餐前后,我在投資上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午餐前的2001年,段永平就重倉買入網易股票,午餐后,段永平仍然大量持有網易,而在此期間網易股價大幅飆升,直至股價達到100美元,段永平也因此登上胡潤百富榜。2009年,他又成功潛伏通用電氣,其購入價格比巴菲特還要低。后來段永平公開表示,他看見巴菲特買了通用電氣的可轉換債券,更加相信通用電氣不會破產。
趙丹陽在與巴菲特午餐前,已經名聲在外。他所管理的產品總能夠大幅跑贏市場。但在2006年中國股市進入牛市后,趙丹陽的投資業績反而開始下滑。2007年初,他發行成立的兩只信托產品,獲得20%左右的收益,而同期的股市漲幅高達70%。到了2008年,趙丹陽甚至公開宣布“已找不到既符合我們投資標準,又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并清盤了旗下所有內地信托產品。當年年末,他的舉動終于為市場所理解,因為到這年末,中國A股暴跌50%。
由此可以判斷,午餐的“智慧收益”來自兩方面:投資大師身份的光芒,是一炮打響個人或企業品牌的大好機遇;直接獲得投資經驗甚至決策。但不少機構和投資者個人仍然認為,“真正要領悟巴菲特的投資精髓,認真地看兩本書或許比一頓午餐能給你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