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海南農墾國營八一總場自2009年5月試行“私車公用公補”車輛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經測算,改革后該總場年節約辦公經費200多萬元,節約幅度高達60%多,而且提高了辦公效率,深化了后勤服務體制改革。
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境內的八一總場,曾是隸屬于解放軍總后勤部的軍級單位。車改前,八一總場有28輛公務用車,專職司機21人。為確保總場車隊正常運轉,其人員工資、油料費、車輛修理費和各種保險費及補貼,一年基本開支高達300多萬元。
八一農場總場場長羅永華說,就這樣,很多科級以下干部還用不上公車,出差不得不坐大巴。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干部早上吃早餐還要公車接送。干部職工對農場的公務用車意見都很大。
種種非議讓八一總場領導下定了車改的決心。2009年5月,八一農場黨委調研發現,買小轎車的人越來越多,80%以上的機關干部已經買車或者準備買車。在這一基礎上,總場決定試行“公車拍賣轉讓、私車公用公補”的公務車管理改革。
八一總場車改第一步就是分流21名專職司機,拍賣26輛公務用車,留下2輛商務面包車以確保一些臨時性公務接待用車。為鼓勵、約束干部職工拿出自己的“私家車”用于公務活動,農場實行購車補貼政策。車改規定,農場機關干部部分職務高低,不論工齡長短,都實行統一的補助標準,根據所購車輛按排量大小發放一次性補貼。其中,購買排量1.5L至2.0L(含2.0)的小汽車補貼2萬元,1.5L以下(不含1.5)補貼1.5萬元,2.0L以上(不含2.0)補貼1.5萬元。
為兼顧公平,車改規定,只要是2007年1月1日以后購置的車輛,均按上述標準補貼;2006年12月31日之前購置的車輛也能享受補貼,按每年8%扣減,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同時,車改還規定,車主必須是實名制,并同意私車公用公補;夫妻在同單位擁有兩輛小車的按一輛車補貼。購置的車輛須服務滿5年后才可轉讓,如提前轉讓的須如數退回補貼款;正常調動的及正常內退和退休的,車輛服務期不足5年的按5年的折算后退還部分補貼款。這期間如更新車輛的不再享受車補。
記者發現,國內其他省市的車改爭議的焦點就是油料補貼的標準,操作不好很可能出現新的腐敗,如何制定補貼標準,這是一個很難把握的尺度。
為了確定一個大家都能認可的補貼標準,八一總場對車改前3年各級干部用車情況進行了測定,根據測定的情況制定標準。
考慮到不同科室的公務用車數量并不相同,對外業務多的部門用車就多;同一個科室,由于每個干部分管工作不盡相同,其用車數量也有很大差別。八一總場辦公室主任梁勇告訴記者,為了解決這些矛盾,農場油料補貼分現金和油票兩種形式,其中50%以現金形式發放到部門干部個人手中,另外50%以油票形式發放到機關各部門,部門統籌使用,誰公務出車多就調給誰,當月節余的油票可轉下月使用。
截至目前,八一農場總場共有125名干部購買新車,并拿到了車改補貼,占行政管理干部總數的80%。經測算,農場一年私車公用補貼油料費僅支出96萬元,這只相當于車改前每年車隊的修車費用,節約幅度高達60%多。
車改的執行,既解決了過去行政交通費用居高不下的老問題,又杜絕了公車私用的現象,廉潔且廉政。不僅如此,車改還減少了內部矛盾,促進了農場社區的和諧。
羅永華說,過去領導干部開公家車燒公家油不心疼,全家老小都沾光,職工心里有怨氣。現在,領導干部開私家車辦公家事,基層職工心氣順了很多,認為是把反腐倡廉的口號變為了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