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個新股如“中刀”,不僅可能賺不到錢,還很可能會賠。然而6月7日,創業板迎來拓爾思、永利帶業以及銀信科技3只新股發行,新鮮的是:它們的平均發行價還不到16元/股,在創業板新股發行史上,上演了同日發行均為低價股的罕見一幕。創業板“超低價”發行意味著什么?上市后,會否降低破發概率?股民能“撿便宜”嗎?壹財經記者采訪,為投資者解答幾大問題。
好便宜?發行價一股相當于斤把豬肉
高市盈率和高發行價,是創業板新股發行的兩大詬病。然而7日申購的這三個新股發行價格均較低,其中最低的永利帶業發行價12.9元/股,發行市盈率為34.48倍。拓爾思發行價15元/股,發行市盈率為31.91倍。銀信科技發行價19.62元/股,發行市盈率為30.99倍。算下來,它們的平均發行價格只有不到16元!
“也就相當于在菜場買上斤把的豬肉了”,關注到此的股民許女士有點驚訝地說,這不是“發夢價”,而是“豬肉價”了。記者發現,在創業板發行史上,這幾只新股其實還并非是首發價格最低的,比如2009年10月30日上市的金亞科技,首發價格只有每股11.3元。去年也有一些低價的創業板個股上市,如2010年8月20日上市的西部牧業,發行價是11.9元。
新信號?發行市盈率多三四十倍趨謹慎
此外,今年首發上市的創業板新股,發行價格呈現較低趨勢,多只新股發行估值在“3”開頭的水平。比如5月18日上市的鴻利光電,首發價格也只有16元,首發市盈率32.04倍。5月上市的銀禧科技、安利股份,價格都是18元/股。6月8日即今天,上市的三家創業板公司上海鋼聯、光韻達、富瑞特裝,發行市盈率也都只有三四十倍,比最高時達到七八十倍的發行估值,已大為下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創業板股票不斷下跌,新股發行可能趨于謹慎。創業板具有高風險性、高成長性,但在市場情緒較樂觀時,市場投資者會更多關注其成長前景,給予新股較高價格預期。而在創業板公司業績不太理想,而且部分高管、股東頻繁套現,以及宏觀經濟背景下,投資者更多關注其風險,相對忽視成長性,因此不愿給出更高估值。企業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也會傾向較低價格發行。
多破發?57%破發股中不乏10多元低價股
在今年新股頻繁破發的環境下,創業板新股發行價集體“走低”,引人注目。是否低價股上市后不太容易破發?
據相關統計,至6月2日,今年上市的144只新股中,已有116只陷入破發困境。記者還發現,截止6月7日,創業板已經上市的224只個股,即使在復權后,6月7日收盤價對應發行價,也已經有128只個股“破發”,破發率比例過半,達到57%。
創業板啟動以來,發行絕對價格前三高分別是湯臣倍健、沃森生物和世紀鼎利,分別高達110元、95元和88元,首發市盈率也均在115倍以上。其中前兩者7日的收盤價格,都已經“破發”。
創業板整體估值也不斷下降,截止7日,記者在深交所公開信息看到,已上市創業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只有43.33倍。
不過,盡管發行價格20元以下的個股中,破發的頻率確實要小一些,但并非就絕對“安全”。去年7月上市的國聯水產,首發價格僅14.38元,首發市盈率57.52倍,但7日收盤只有10.68元,一年不到,較發行價格跌去了1/4。今年2月上市的鴻特精密,發行價才16元多,也已破發。
撿便宜?不僅要看股價更要看估值前景
創業板股票以往動輒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目前的低價新股值得投資者“撿便宜”嗎?“有點心動,覺得可能創業板底部到了”,7日,曾經投資過華誼兄弟等個股的許女士表示,但她同時擔心,低價發行,在目前市場下,是不是反而讓人沒信心呢?山東神光研究員張生國表示,價格高、低要相對市盈率而言,不要只在意股價絕對值,以發行價12.9元的永利帶業為例,2010年每股收益5毛4,按這個算靜態估值更只有20多倍,這樣看,破發概率會小一些。但他認為,如果想參與這些低發行價新股,投資者有兩點要注意:一是關注其行業,前景向好,還是看不清,還是向淡?二是關心公司市值、收入規模,再對應行業可比公司看看,“如果把總股本乘上股價,得到其市值,一般比如在行業內第二位的企業,其市值應該也差不多排在第二位”。當然,業內人士提醒,看看大盤整個情況也不可少。
新股上市首日再現破發難 阻新億萬富豪誕生
新股破發不斷上演。6月3日,文峰股份登陸A股市場,上市首日開盤破發,最終收于18.34元/股,跌幅8.30%。加上6月2日上市的雙星新材、駱駝股份、西隴化工和圍海股份4只股票,2天內上市的5只股票中有3只首日破發,只有新股西隴化工和圍海股份上市首日漲幅在10%以上,在端午節小假的前一天,上述2只股票的價格亦雙雙下跌,但幸免破發。
據統計,近期在A股上市的新股平均市盈率都在33倍左右,較以往出現了明顯降低,但新股首日破發的現象仍沒有改變。與此同時,在每個新股上市的背后,億萬富翁的故事仍在上演。
文峰股份沒能躲過上市破發的厄運,這也使得公司董事長徐長江的財富大幅縮水。其持有文峰集團40%的股份,而文峰集團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數量為32167.8萬股,故而徐長江以持股12867萬股的持股數量獲得賬面財富為23.6億元。同樣在主板上市的駱駝股份,上市兩日股價連續下跌,6月3日報收于17.13元/股,低于發行價,但仍有7位億萬富翁產生。
西隴化工此次發行股份數量為5000萬股,上市發行價為12.5元/股,實際募集資金為57142.64萬元。董事長黃偉波、董事長兼總裁黃偉鵬、董事黃少群分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3660萬股,按照發行價12.5元/股計算,黃偉波、黃偉鵬和黃少群的賬面財富分別是4.6億元。公司上市第二日,西隴化工股價在二級市場上下跌了-2.43%,收于14.43元/股,但還高于發行價2元,因此并不影響黃氏家族億萬富翁的產生。由于雙星新材上市以來股票跌幅巨大,6月3日報收于46.28/股,相比55元的發行價減少了接近9元/股,因此,合計持有1.27億股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培服賬面財富縮水11.1億元。圍海股份上市2天來,公司股價3日也出現下挫,收于20.79元/股,當日跌幅3.75%,但還是保住了發行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由馮全宏、張子和、羅全民、邱春方和王掌權五人組成,公司股權大部分掌握在控股股東圍海控股手中,另外,公司其他高管和持股人持有的股份相對分散,按照發行價19元/股計算,圍海股份的上市沒有像其他公司那樣產生億萬富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