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老百姓在家門口看病,實現“小病不出社區”的目標,湖南省建成“15分鐘社區醫療服務圈”,注重“軟硬件”平衡,不斷對社區衛生機構進行提質升級,將優秀醫療資源下沉,提升群眾對社區衛生機構信任度。湖南省推動社區衛生工作的成果得到了衛生部的肯定,并在全國社區衛生、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會議上推介了湖南的典型做法。
目前,湖南省實現了社區醫療保障網絡實現了全覆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的結構性矛盾;大力推進“綠色醫療”中藥服務進社區,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探索職業藥師進社區,確保每個社區有一名職業藥師,保障居民用藥與安全餐飲。
醫療保障網全覆蓋“零距離”服務
湖南省衛生廳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處處長姚寬保介紹,目前,很多大醫院看病人滿為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群眾無論大病小病都跑到大醫院診治,這無疑是“用高射炮打蒼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職責是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很多常見病可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得到良好診治。
湖南省衛生廳副廳長黃順玲介紹,為了實現社區居民“小病不出社區”的目標,湖南省大力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網全覆蓋,為居民提供“零距離”服務。
黃順玲介紹,目前,湖南省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5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334個,新、改、擴建社區衛生服務業務用房面積30多萬平方米,湖南省平均每個街道辦事處都有相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民步行15分鐘基本就找到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對孕產婦、新生兒、6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重點人群,實行上門服務。
岳陽市岳陽樓區是湖南首批4個醫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縣區之一。岳陽樓區推行“零距離”上門服務以來,成立專家團隊,以孕產婦、新生兒、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為對象,開展24小時“六上門”零距離服務,包括上門訪視、家庭出診、家庭護理等內容,深受群眾歡迎。
姚寬保介紹,為了保證社區衛生機構上門服務的主動性,湖南省采取了兩大措施。
一是為長沙、湘潭、岳陽等城市派發了91輛社區衛生服務巡診車,以便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當地社區居民提供巡診義診、上門服務、健康教育和病員轉診等服務,同時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的宣傳,讓社區居民進一步了解和利用社區衛生服務。
二是以建立健康檔案為抓手,推行主動服務、上門服務,落實家庭責任醫師制度,與轄區居民聯系更緊密,服務更到位,真正當好“健康守門人”。湖南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累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696.83萬人,其中規范居民電子健康檔案516.39萬人,城市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56.73%。
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65%的湘西自治州龍山縣,啟動縣級城區社區衛生服務試點工作后,對縣城區的鄉鎮衛生院進行了轉型改制,分別設立了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該縣城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78%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率近45%。
“軟硬件”平衡全面提質升級
安全是群眾就醫的首要選擇。記者采訪時發現,大部分群眾對于在家門口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表示滿意,同時也表達了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一些擔心。為了提高群眾對社區衛生機構的信任度,湖南省在加強社區服務機構硬件建設的同時,注重其軟實力建設。
一是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硬件建設。姚寬保介紹,從2006年起,湖南省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規范化建設和標準化建設,先后投入近1.2億元,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備了B超、X光機、康復理療、健康教育、計算機等基本設備15000多臺(件),為10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裝備了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儀、計算機等設備。
二是全力培訓全科醫生,湖南省加快全科醫生培訓力度。全科醫生是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及一般急癥的多面手。記者從湖南省全科醫生轉崗師資培訓基地湖南省人民醫院了解到,湖南省2年內將為基層培養5000名全科醫生,實現城市每萬名居民有1—2名全科醫生。
三是優秀醫療資源下沉,提高社區醫院信任度。湖南一些三級醫院免費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定期舉辦“全科醫師培訓班”,發揮專家傳幫帶的作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專家庫,經常性地組織專家到對口扶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巡診、咨詢、業務指導等工作,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專家號”,免去了到大醫院排隊掛號之苦。
四是職業藥師進社區,保障居民用藥安全。湖南省為每個社區聘任一位執業藥師、一位社區負責人,共同擔任“用藥與餐飲安全社區”共建大使,指導社區居民安全用藥、健康飲食。社區居民可以得到社區執業藥師用藥和餐飲安全方面的專業指導,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與之溝通,通過民意反饋,才能將共建“用藥與餐飲安全社區”的工作做得更好。
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張光榮介紹,湖南藥監部門將建立監管部門、藥品生產企業、藥品銷售企業與社區四方協作機制,保證每一個社區都有一位職業藥師、一位社區負責人,為社區居民提供定點服務,讓老百姓們用藥更放心。
特色中醫藥進社區緩解看病難
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邵湘寧介紹,湖南各地積極推進中藥進社區工作開展,有8家單位被評為省級優秀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單位。今年,將進一步加大扶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服務的政策措施,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藥人員培訓,逐步將中醫藥“治未病”試點工作擴大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大程度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藥服務,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岳陽樓區衛生局局長楊曉明介紹,目前全區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建立了相對獨立的集中醫防、治、保健于一體的中醫館,老百姓不出社區就能看得上中醫。為了讓群眾用得起中藥、看得好病,我們將中醫藥服務的針灸、火罐、艾灸、牽引等均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將中草藥報銷比例提高5%,補償比例由75%提高到80%。
湘潭市雨湖區利用中醫藥技術資源優勢,每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一名中醫全科醫生坐堂,開設中醫內科科、針灸推拿科、中醫婦科等特色科室,應用針灸、推拿、拔火罐、中藥熏蒸為社區居民服務。
湖南的社區衛生服務以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治療服務為重點,中醫藥副作用少、簡便易行,其預防、保健、醫療、養生、康復等方面的綜合優勢能很好地適應社區衛生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