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畢節地區納雍縣當了10多年“煤老板”的譚正義在2009年,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1萬多畝荒山,在當地辦起了高山有機茶基地。
擁有一座年產9萬噸煤礦的譚正義說,挖煤雖然容易賺錢,但煤炭不可再生,而“茶苗種植4年后開始穩定產茶,每畝茶園僅茶青的年產值就有5000元左右,1萬畝就是5000萬元,等于再造一個‘綠色煤礦’”。
貴州省畢節試驗區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探索引導當地“礦老板”投資開發農業,充分發揮“礦老板”資金充足、社會聯系面廣等優勢,建設規模化生態農業基地。這些由“礦老板”創辦的農業基地或企業,在引領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增加收入。
礦主“進軍”現代農業領域
貴州省畢節試驗區是全國首個在極貧生態脆弱區設立的國家級改革試驗區。畢節地委書記秦如培說,由于畢節試驗區人口多,耕地少,農業技術落后,規模較小,長期處于“自給自足”狀態,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帶動,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動力不足。
“畢節試驗區內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但采礦只能使礦主等小部分群體富裕起來,群眾獲益較少。”秦如培認為,引導包括礦主在內的企業家投資興辦農業,充分利用其資金豐富、供銷途徑廣、抗風險能力強等特點,能夠發揮試驗區內礦產資源優勢,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在畢節試驗區,像譚正義這樣從開辦礦業發家,跨行投資開發生態農業的企業家正逐漸增多,已成為帶動當地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畢節地區農委主任王麗說,畢節地區金沙、納雍、織金等縣已有近20家礦產企業投資開發茶葉、養殖等生態農業項目,“這些企業家大多是本地人,屬于農業內行,他們有豐富的資金支持,能建設規模化農業基地,實現規模效益”。
從小放牛長大的馬瑛是貴州恒東工貿公司負責人,該公司在畢節赫章、遵義等地擁有多個鐵礦和鋁土礦,年銷售額上億元。2009年,恒東公司投入700萬元,在金沙縣源村鄉養殖肉牛。目前,基地試養的260多頭牛長勢良好,即將出欄。
馬瑛說,公司計劃,未來5年通過“基地加農戶”方式,將肉牛存欄量擴大至1萬頭,同時建立加工廠統一屠宰、深加工。基地目前還在試養,處于虧損狀態,但隨著養殖規模擴大,“生態農業的優勢和效益也將逐步顯示出來”。
政府牽線搭橋幫助礦主“安家”
在鼓勵礦主等企業家投資農業項目過程中,畢節地區各地政府職能部門積極協調土地流轉、給予優惠補貼,幫助其順利“安家”。王麗說,“作為傳統弱勢產業,生態農業項目具有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等特點,因此,發展初期需要政府‘扶一把’。”
納雍縣農牧局局長高翔說,納雍縣規定,在25度以上坡耕地連片開發2000畝以上茶葉、牧草、經果林的農業基地,可享受縣財政連續3年給予每年200斤玉米價格的補貼,作為退耕補償,鼓勵種植業和畜牧業形成規模。
譚正義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茶葉基地還能享受到政府免費提供的茶苗和貼息貸款,縣里常組織技術人員過來,提供園間管理、茶苗種植等技術服務和指導,“幫我們省了不少心”。
除政策支持外,部分地區還為吸引礦主企業家投資農業項目積極創造條件。金沙縣源村鄉在動員恒東公司投資建設肉牛養殖場時,除承諾在水電等方面給予優惠外,還提出在5年內,當地釀酒廠的大量酒糟可作飼料免費供應。5年后,酒糟供價根據糧價的變動重新協商。
馬瑛說,基地養牛飼料中,酒糟占到80%,一頭牛從購入到出欄需要消耗約5噸酒糟,“無償使用5年酒糟作飼料,僅此項就能幫助基地節省成本近千萬元”。
礦主“多條腿走路”帶動農民增收
由于礦產開采行業的安全風險、資源不可再生等因素,也促使部分“礦老板”樂于將資金投入享有眾多優惠政策和發展前景廣泛的生態農業領域。2003年,織金縣城關鎮的李正賢將經營多年的煤礦轉讓,開始承包荒山和草場,并成立了經營生豬屠宰、蔬菜種植、畜牧養殖的雅賢農業公司。
“開煤礦時,常常起早貪黑、四處奔波,時刻為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而擔驚受怕,頭發都掉了不少。”李正賢說,公司運用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經營現代農牧業,經濟效益可觀,還能惠及周邊農民,“這種幸福感和成就感是開煤礦體會不到的。”
在金沙縣龍壩鄉種植了2000多畝茶園的“煤老板”陳勇說,死守著煤礦,終有資源枯竭的一天,而各級政府對生態農業的扶持政策十分優惠,加上歐洲等地對高端綠茶需求量很大,“茶葉產業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轉型空間,讓自己嘗試‘多一條腿走路’”。
“礦老板”投資建好農業基地后,農產品加工、銷售等難題得以解決,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性大為提高,增收效果比較明顯。2010年,雅賢公司在織金縣桂果鎮建起辣椒基地,帶動當地兩個村的大量農戶一起種植韓國朝天椒。桂果鎮馬場村村民焦華種了10多畝朝天椒,為他帶來了5萬多元的收入,“每畝朝天椒可收2000多斤,每斤可賣到2元錢,比種玉米收入高多了”。
馬場村支書李龍武說,雅賢公司除按照成本價為村民提供種苗、肥料、農藥等,還和農民簽訂保底收購協議,以此推廣朝天椒種植,為即將落成的辣椒加工廠提供原料。村民種植積極性高漲,預計今年種植面積將擴大到400多畝,“按照去年的情形,僅此一項就能使村民人均增收500多元”。
王麗說,畢節試驗區將進一步探索出臺引導礦產企業家投資現代農業的扶持舉措和政策,鼓勵各縣區、鄉鎮優化農業投資環境,借助企業行為帶動農戶調整產業結構,促使礦產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現代農業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