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被擊斃,或許標志著走過10年下坡路的美元未來可能迎來轉機。 雖然世人都看到了,奧巴馬總統5月1日宣布消息后,外匯市場上美元上漲的時間很短,力度也不強,美元指數隨即又滑落。這是因為目前在決定美元走向的短期因素中,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2)和各貨幣近期的利率預期的走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是筆者以為,拉登被擊斃的因素,必將在長期內對于美元的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9.11事件”前,美國經濟已在衰退,“9.11”后美國經濟走出谷底開始回升。但美元指數卻在“9.11”次年開始下滑,于2008年3月創出70.698的歷史最低點。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美元指數反彈,但接著受到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的打壓再次回落,目前距離歷史最低點僅咫尺之遙,不排除在近期再探歷史最低點的可能。因此,在“9.11事件”以來的近10年內,美元指數一直在下跌。現在,本·拉登已死,美國在全球的反恐主要任務結束,國策勢必將會調整,這必然深度影響那些決定美元長期走勢的若干因素,所以美元獲得了反轉的時機。 回想2001年以來,主宰美元下跌的主要幾個因素就是:美元利率的長期下跌趨勢、高財政赤字和高貿易赤字、地緣政治風險、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等等。2000年末,美元基準利率是6.5%,但隨著格林斯潘主政的美聯儲之后連續降息,利率一路下調到2003年6月的1.00%,當時創下了約40年的最低,美元指數也隨之一直跌到80.00附近。其間,美國的雙高赤字、高失業率、地緣政治風險,都極為猛烈地推動了美元的快速下跌。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美國于2009年3月中旬推出30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致使美元指數抹去了因為金融危機產生的避險情緒而出現大反彈的全部漲幅。201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面臨二次衰退的風險,美聯儲推出了6000億美元的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從而導致美元指數抹去了歐洲債務危機以來的全部漲幅。 然而,5月1日之后,導致美元處于全面下跌走勢的因素將逐漸發生全面轉向,而至少目前還難以推測出未來還有新的導致美元出現長期下跌走勢的因素。因此,10年前的“9.11”是促使美元下跌的重大事件,而拉登之死可能就是美元由弱轉強的重大事件,只是這個事件的作用不會立竿見影,而將在未來逐漸顯現出來。 首先來看導致美元指數長期受到壓力的美國的地緣政治問題!9.11”以后,美國戰略完全轉向反恐,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二場大的戰爭。在拉登被擊斃之際,中東和西亞、北非的局勢發生劇變,正在變化的局勢和未來演變的趨勢不利于基地組織的生存,美國未來的地緣政治有可能得到改善,至少在中東地區是如此。 2008年9月9日,美國國會預算局公布的一份報告稱美國反恐開支已達8580億美元。最近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機構(CRS)的計算,從2001年9月11日到公布本·拉登死訊的2011年5月1日,美國已為反恐付出了近1.3萬億美元。有經濟學家估計實際花費可能高達2.5萬億甚至5萬億美元,其中光是在追捕拉登和安保上花費就超過4000億美元。在貿易赤字上,之前美國人過度消費導致美國貿易逆差達到天文數字,即使未來一些美國人故態重萌,或者美國的經濟轉型不能成功,美國的貿易赤字也沒有成長的空間。同時拉登被擊斃后,美國緊繃的注意力將轉向國內經濟問題,經濟轉型可能加快,貿易赤字問題可能更多被關注。所以,這個勢頭,將非常有利于解決美國的雙高赤字問題。 再看美國未來的利率走向,也會發現不久以后可能會利于美元走強。目前全球不少央行已加息,連歐洲央行也在4月將基準利率調整至1.25%。美國目前的基準利率是0至0.25%,處于零利率范疇,雖然今年內美國可能不會加息,但是在2012年后美國的通脹可能會抬頭,美聯儲應有快速加息的機會。同時,美國未來國債發行量可能會低于預期,有利于國債收益率和美元利率的上行,從而有利于美元的上漲。 除了美元的利率未來只有上漲一條路外,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再度膨脹的可能性也很小。即使是經濟再度衰退,那只能說明量化寬松政策無效,伯南克再實施量化寬松的政策將受到極大的阻力。至于美國失業率,目前是8.8%,比2009年10月的10.1%已大有改觀,未來難以出現大幅走高的趨勢。 當然,無論美元到底發生什么樣的轉機,都會對于全球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值得密切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