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5日從權威人士處獲悉,上海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QFLP)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已批準了凱雷復星、百仕通、德同三家企業作為首批試點企業,而目前正在對第二批試點企業進行審核。 “QFLP試點工作開展以來,企業報名踴躍,目前尚未確定第二批試點企業的名單,但估計最終批準的數量和第一批數量差不多。”權威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此次上海試點的整體結匯額度為30億美元。不過,權威人士表示有關該外匯額度的業界傳聞與事實不相符合。 上述權威人士還透露,QFLP試點企業評審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基金管理團隊的中國投資經驗,尤其是成功退出的經驗,并將優先考慮引導基金、國企或民企出資等境內資本參與的企業以及投資方向為新興產業且該方向符合管理團隊的經驗的企業。另外,該企業的組織要架構清晰,出資主體明確,投資計劃清楚,治理結構、利益分配機制市場化。“希望通過QFLP試點工作帶動一批國內社會資本,培育境內長期投資者。”權威人士指出。 漢坤律師事務所基金設立與管理部主管王勇表示,目前獲批的QFLP試點企業以大型的并購型基金為主。在下一個階段的工作,審批部門可能將選擇不同類型的試點企業,除大型的并購型基金外,還希望吸引主要投入科技型、創業型、就業型等高成長中小企業的基金。 此外,上述權威人士還對QFLP試點企業外資比例不得超過50%的傳聞進行澄清,表示對QFLP試點企業沒有強制的內外資比例限制(即外資比例至少理論上允許達到100%),“但在進行試點評審時,有境內資本(尤其是引導基金、國企等國資背景)參與的企業是一個有利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