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近在各地采訪了解到,由于招投標管理不到位、疫苗研發動力不足等原因,我國以財政資金購買免費發放的口蹄疫、藍耳病等疫苗使用效果不佳,不少生豬養殖戶直接扔掉免費發放的口蹄疫疫苗,轉而尋求和購買市場銷售的其他疫苗,甚至花高價購買走私的口蹄疫疫苗。
這樣一來,不僅養殖戶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而且也造成了國家財政資金的巨大浪費。去年我國生豬出欄量6億多頭,如果按口蹄疫疫苗每頭豬每年兩頭份、每頭份0.5元至0.7元的采購成本計算,僅僅這一項每年就有一筆巨額財政資金可能因此打了水漂。
免費疫苗質量難保證
記者近來在河南采訪時遇到了一件怪事:一些養豬場不去領取國家免費發放的疫苗,而是尋求和購買市場銷售的其他疫苗,甚至花高價購買走私的口蹄疫疫苗。
一位在養豬場從事技術工作將近10年的河南某大型養豬場技術總監告訴記者,當前養豬行業疫苗問題十分突出。以口蹄疫疫苗為例,對口蹄疫我國實施的是強制免疫制度,也就是說對口蹄疫疫苗,實施政府招標、政府采購、逐級免費發放,要求養豬戶百分之百免疫。
“口蹄疫疫苗免費發放給養豬場,對我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但是,我們對此卻不‘領情’,免費發放的疫苗要么不領,領了也是隨便處理掉。”這位養豬場技術總監說,“誰也不想把免費發放的疫苗白白扔掉啊!但關鍵是我們養豬場領到的口蹄疫疫苗質量不行,給豬注射后,保護力很差,副作用厲害,容易造成母豬流產,還有可能誘發藍耳病。”
免費發放的口蹄疫疫苗質量應該得到保證,效果為何不行呢?據這位養豬場技術總監透露,一些企業為了中標,投標時故意壓低價格,此時企業用來推介投標的疫苗質量還可以,但等到有關部門大規模采購時,由于采購價較低,中標企業便無利可圖或者利潤較低,他們就私自降低疫苗的成分含量,以次充好。當然可能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疫苗從生產廠家到養豬戶手中經歷的中間環節過多,導致藥效下降等。
免費發放的口蹄疫疫苗效果不行,境外的疫苗又缺少進入境內的合法渠道,這便給口蹄疫疫苗走私留下了空間。“我們私下向國內的疫苗企業購買,大約一頭份(一頭豬每次的用量)0.8元到1元,購買走私的口蹄疫疫苗一頭份10元左右,這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貴還是其次,因為國內需求量大,沒有門道的話你還買不到。”
這位養豬場技術總監表示,除口蹄疫疫苗外,藍耳病疫苗也是我國疫苗浪費的重災區。和口蹄疫疫苗一樣,藍耳病疫苗也是國家免費發放,但問題是免費藍耳病疫苗效果甚微,國家花這么多的錢采購藍耳病疫苗,實際上是巨大的財政浪費。
走私疫苗一夜暴富
一邊把免費發放的疫苗丟掉,一邊高價購買境外走私疫苗,發生在我國部分養豬場的怪象令人驚奇。圍繞這位技術總監揭露的疫苗浪費現象,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其中造成的財政資金浪費和養豬業損失令人心痛。
在我國,根據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對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治采取強制免疫措施,所用疫苗必須采用有關部門批準使用的產品,并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統一組織、逐級免費供應。
河南省一位養豬場的老板告訴記者,問題在于免費發放的口蹄疫疫苗效果不行,去年業內舉行的一個會議上,一名養殖戶曾號啕大哭,說他的豬天天病死,詢問有沒有有效的疫苗。
口蹄疫是養豬場最害怕的疾病之一,因其傳播能力很強,一旦疫情爆發,會給養豬場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為擔憂,不少養豬場不得不求助于高價走私疫苗。
“去年我購買走私疫苗花費近100萬元,沒有辦法,免費發放的口蹄疫疫苗效果不好,而且副作用多。據我了解,大部分養豬散戶主要還是用免費發放的疫苗,但是不少大型養豬場選擇走私疫苗,因為一旦發生口蹄疫疫情,對他們來說損失太大了。”北京一位養殖場的老板說。
部分養豬戶向記者介紹,雖然境外走私過來的口蹄疫疫苗價格高出境內十幾倍,因其對預防口蹄疫有一定作用,成為部分大中型養豬場的首選。
貴州全南州一位養殖大戶說:“走私口蹄疫疫苗使一些人迅速暴富。走私者會給養豬場打電話,詢問需不需要疫苗,如果效果好的話,就會很快在圈內傳開,因為大家都在打聽哪個疫苗有效。雖然走私疫苗價格昂貴,但不少豬場想買還買不到。”
這位養殖戶說,他一開始也半信半疑,擔心買來的走私疫苗是假的,但是更擔心疫情,只能有病亂投醫,花了十幾萬元從廣西買了一批走私疫苗,實際效果比免費疫苗明顯要好。以后有需求,他就直接找這家代理公司購買。
一些養豬戶反映,現在養豬業疫苗走私猖獗,來自境外的疫苗主要通過香港—廣東—全國各地、越南—廣西—全國各地和臺灣—香港—珠海—全國各地這3條路線走私到境內。
整治亂象須出重拳
針對養豬戶反映的情況,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部分疫苗生產企業。一家衛生部批準的口蹄疫疫苗生產企業區域銷售代表告訴記者,她沒有聽說過養豬戶丟棄口蹄疫疫苗的情況,免費疫苗質量不佳可能是疫苗從生產環節到到養豬戶手中經過的環節過多造成的。“你們可以從我們這里直接買疫苗,一毫升2元,每頭豬需要打2毫升。”這位區域銷售代表說。
這家企業的區域銷售代表還告訴記者,由于口蹄疫病毒復雜,口蹄疫疫苗可能也會出現有效性不理想的情況,但是去年12月底以來他們公司開發的新疫苗效果就比較理想了。
針對免費發放的疫苗效果不佳的問題,業內人士分析,除了部分疫苗生產企業自身問題之外,還有諸多原因:一方面由于口蹄疫疫苗的國家標準相對滯后,即使中標企業的疫苗符合國家標準,但是其成分含量相對最新的病毒來說也明顯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強制免疫制度的存在,國內疫苗生產企業旱澇保收,研究跟不上,之前的疫苗效果差強人意,但是面對新的口蹄疫疫情效果欠佳。
此外,疫苗從生產廠家到養豬戶手上經過的中間環節過多也是造成疫苗質量下降的原因。廣西某縣動物疫情防治防控中心主任介紹,疫苗出廠后要首先到省級畜牧獸醫部門,再到市、縣畜牧獸醫部門,再到鄉鎮的獸醫站,再到養豬場,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如果沒有專業儲存疫苗的設備和專業運輸車,很容易造成疫苗效果打折扣。“一些偏遠山區鄉鎮獸醫站連一臺冰箱都沒有,更別說冷庫了。疫苗長期暴露在常溫環境中,很容易變質。”有專家說。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政府免費發放疫苗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當前的疫苗亂象折射出了我國動物疫苗的管理依然薄弱。他們建議:一是在招標生產廠家時,應該公平、公正、透明,對廠家的資質及產品質量嚴格把關,定期抽查,防止以次充好;二是口蹄疫病毒變化較快,在招標時要認真聽取基層動物防疫部門和養殖戶的意見,保證中標的口蹄疫疫苗是最有效的疫苗;三是加大對疫苗運輸鏈的投入,增加縣和鄉鎮一級的疫苗冷藏設備。